年产能500万kVAh以上的蓄电池企业共13家,涉及月产能为1509.54万kVAh,企业完成产量1294.52万kVAh,综合产能利用率为85.76%,环比上升2.02%。在全球经济调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环境下,蓄电池市场需求仍然疲软。以下对蓄电池行业现状分析。
蓄电池行业现状分析,2017年1~12月全国蓄电池行业累计完成产量同比增长1.11%。2017年我国蓄电池行业产量约20780.63万千伏安时,需求量约18702.02万千伏安时。蓄电池行业分析,在蓄电池产品结构中,启动型蓄电池占比最大,达到48%,其次是动力型蓄电池,占比为28%,备用与储能型蓄电池占比为15%。2017年国内备用电源蓄电池需求量约1118.1万千伏安时,占比蓄电池需求量总量的5.98%。
2009-2017年中国蓄电池行业供需情况
我国中小型风力发电机一般都采用蓄电池储能,从风力发电储能用蓄电池需求发展来看,行业几乎从无到有,随着我国风力发电行业装机容量的不断扩大,我国风力发电储能用蓄电池需求规模也呈现不断攀升趋势。蓄电池行业逐渐从一个规模小、制造技术落后的低端产业,发展成为拥有2000家企业、总产值达1500亿元的大产业。现从四大布局来分析蓄电池行业现状。
蓄电池行业现状分析,外资通过合资、并购国内企业进而进入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例如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和沈阳东北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松下蓄电池(沈阳)有限公司。当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及对中国企业进行合资、并购是必然的。对于既有资金又有高新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外商应当欢迎。外商的资本、技术和管理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多注重技术研发,在中国的研发投入越来越大。蓄电池行业现状分析,铅酸蓄电池行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多与中国本土发展较好的、有较长历史的或者比较先进的企业进行强强联合战略,以此逐渐壮大发展、占领中国国内市场。
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化战略的同时,积极地推行本土化策略,无论是员工还是运作模式,甚至是供应商,近乎100%的本土化管理。蓄电池行业现状分析,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靠近用户,就地供应产品和提供服务,在当地形成一条产业供应链;另一方面,通过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使企业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
市场竞争实质上是现代科技的较量,是技术创新的竞争。跨国公司通过在产业链分工转移中牢牢控制产品标准、核心技术等最关键的要素,占据主导地位。蓄电池行业现状分析,并通过不断加大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增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开发研制新型环保产品,占领技术制高点,提高对关键核心技术的垄断程度,以获取高额利润。
近年来,在世界能源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在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蓄电池行业逐渐从一个落后的低端产业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前沿产业。蓄电池行业现状分析,随中国汽车工业、电信电力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蓄电池产业也进入了一个蓬勃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