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 229.7 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6.1%,增幅比上年提高 0.3 个百分点。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呈现稳中趋缓,增速小幅回升的发展态势。下面进行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物流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行业。现代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融合了道路运输业、仓储业和信息业等多个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可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物流行业规模与经济增长速度具有直接关系,近十几年的物流行业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内经济的增长,但是与发达国家物流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尚处于发展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
物流行业发展趋势一、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态势明显
2017年物流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物流市场规模加速扩张。全年物流业总收入为8.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增速提高6.9个百分点。从细分市场来看,与产业升级相关的物流细分行业增势良好,冷链市场规模预计仍将超过20%,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24.7%,增速均高于物流业平均水平。
物流行业发展趋势二、物流供需平衡性增强
2017年,一方面,受到经济整体回暖、大宗产品价格回升等因素影响,相关物流需求增势良好;另一方面,在相关政策及企业转型升级等多方因素推动下,公路和水运等领域淘汰过剩运能、更新升级运力的步伐不断加快。综合来看,物流市场供需增长更趋平衡,服务价格水平稳中有升。
物流行业发展趋势三、物流运行质量提升
物流领域“降成本”取得实效。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为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国务院连续两年出台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的文件,物流领域“降成本”取得成效。201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6%,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即每万元GDP所消耗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460元,比上年下降2.0%,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进入连续回落阶段。
2017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 252.8 万亿元。从构成上看,工业品物流总额234.5 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6.6%;进口货物物流总额 12.5 万亿元,增长 8.7%;农产品物流总额 3.7 万亿元,增长 3.9%;再生资源物流总额 1.1万亿元,下降 1.9%;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 1.0 万亿元,增长 29.9%。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逐步扩张的同时,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速度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我国社会物流效率有所改进,物流市场环境不断转好。
行业内普遍以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 GDP 的比例来评价整个经济体的物流效率,社会物流总费用占 GDP 的比例越低,代表该经济体物流效率越高,物流产业越发达。2010-2017 年期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从 7.1 万亿元上升到 12.1 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7.91%,体现出我国物流行业在需求旺盛的情况下,物流总费用规模也不断扩大。在此期间,全国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例从 17.8%下降至14.6%,物流效率总体有所提升,但是较发达国家的物流效率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改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