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模具行业发展高端,积极迎接挑战

模具行业发展高端,积极迎接挑战

2011-01-01 10:50: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据海关统计资料,2008年,中国模具进出口总额为39.26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为20.04亿美元,出口总额为19.22亿美元。2009年我国模具进出口总额为38.07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了3.03%。其中进口总额为19.64亿美元,比2008年减少2%;出口总额为18.43亿美元,比2008年减少4.11%。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进、出口额都有下滑,逆差一直都是存在的。为什么一直保持着模具行业的贸易逆差?罗百辉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国家鼓励进口政策影响。

    对技术不是去“培育”而是去“买”,这是一直以来我国企业坚持的行业发展方略。我们意识到在技术特别是核心制造领域的技术劣势,国家与企业都有志于改变目前这种被动的困局,为了加快发展步伐,缩短技术升级的时间。政府与企业都倾向去买入技术与机械,设备要买高配置的。培育人才需要时间,不如去买更方便。现在有很多民营企业其设备比外资企业、比日本的都先进,还聘请日本的技术人员或技术顾问、副总经理在现场进行指导。正是我们不遗余力地引入高价的机械设备与人才,维持着这么多年的贸易逆差。

    尽管我国每年有大量的贸易顺差,但是就模具行业来说,每年却是逆差。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模具销售额以年平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2009年中国模具产品销售额近1000亿元。但每年模具产业的贸易逆差都在10亿元左右,作为工业之母的模具业为何在出口上一路疲软?为揭密模具贸易逆差,探讨模具长远发展,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常务秘书长罗百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2、在高端技术上有待提升。

    目前世界上超过40%的模具产品都是在中国制造,世界几大顶尖IT、数码产品都是由中国代工,在模具制造领域中国的水平已经与国际接轨。但在高端精密机床技术方面,我们暂时还有差距,主要原因是由于掌握技术的国家在限制技术的外流,日本、德国对高端机床是限制出口的,比如,德马吉的高端五轴联动机床就限制出口到中国的。甚至连高端技术人员到外地就业也是有所限制的,他们在担心人员的流失也伴随着技术的外流。另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我们没有培养人才,没有注重技术研发的习惯。这个原因与上面“只注重买入”是有关联性的。

    如何让中国模具行业更健康地成长?

    1、国家政策上要重培养。

    一方面是对外资、民营给予同等对待,在税收等政策上要多听听行业的声音。之前备受汽车行业关注的模具进口议案,提出征税的标准并不是按照的“B级”“轴距”和“排量”来划分,而是按照价格来划分,即进口的模具如果是生产30万元以上的汽车,建议给与免税,否则照章纳税。这样的议案促进了一些中低质量的模具在国内生产,确实有利于国内行业发展,不妨多参考。

    另一方面国家重点培养一批骨干企业。几年来的发展使得中国的模具制造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些已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在已公布的95家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的名单中既包含了中国汽车覆盖件模具重点骨干企业、中国大型精密塑料模具重点骨干企业、中国铸造模具重点骨干企业等大类模具企业,也包含了中国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具重点骨干企业、中国特种玻璃模具重点骨干企业等小类模具企业,起到“领军”的作用。

    2、发展集群式生产方式。

    模具城(园区、集聚生产基地)与模具联盟能为广大模具企业提供多方位服务。作为工业信息化部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的重要内容,模具行业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模具行业中小企业精益研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启动说明会将是国家对实体经济中,中小企业为对象建立多种形式的服务平台的一个具体服务形式,必将助力园区建设,提升中小模具企业水平,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将会得到更快发展,其各项服务功能和对广大中小企业生产力的提升作用也将更加显现。

    近年来,模具集群式生产方式得到发展,全国“模具城”共有50多个,已建成的“模具城”有东莞横沥模具城、浙江余姚模具城、昆山江苏省模具工业实验区、宁海模具城、中国(泊头)汽车模具之乡、黄骅模具城、长沙国际模具城、成都模具工业园、北仑模具园区、大连模具城等已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延伸产业链,降低综合经营成本,促进集群内部竞争与合作,促进专业市场和生产基地的形成。集群式的生产方式不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工厂进驻,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平台共享,共同提高生产水平。

    3、严谨培养人才,向更难更复杂挑战。

    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常务秘书长罗百辉认为人才是影响企业观念的重点,一直以来企业为何重买入不重培养?就是人才问题。为何我们生产不出大型、复杂的模具?也是人才。技术可以买入,设备可以买入,但人才只能我们培养。目前许多企业已经广泛应用CAD、CAM、CAE、CAPP、PDM、PLM、MES、ERP之些生产工具,也重视高新技术,但仍然缺乏对人的培养。要真正突破我国模具技术瓶颈,模具企业应当重新评估用人,稳定企业技术人员的结构,技术研发团队,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有创新有突破。这样才能在高端技术上突破国外巨头的垄断,摆脱技术进口的被动,迎来中国模具的真正发展。

    4、发展高端机床装备,积极应对高精需求

    模具成型零件日渐大型化和零件的高生产率要求一模多腔,几吨到几十吨的模具非常普遍,一模几百腔,甚至上千腔。因此要求机床工作台面能承受大重量,这就要求设备必须具有大承重和高刚性的特性,还必须有足够大的台面尺寸和工作行程与之相适应。另外,模具型腔多为复杂的空间六曲面及沟槽所构成,且许多模具具有深孔腔,这就要求机床具有多轴联动及良好的深孔腔综合切削能力,以达到对3D曲面的高精度、高速度和高稳定性加工。

    模具产品向更加大型、更加精密、更加复杂及更加经济快速的方向发展,中国的模具产生也日益产生更大的效益。罗百辉认为,在进出口的战场上,我们仍处于被动,处于劣势,要改变模具产业的发展,先从出口入手,建立属于国人自己的出口产业,才能摆脱代工的命运,掌握贸易的主动权。

    现在我国己能生产为B级及以下档次轿车及其他乘用车和商用车等配套的全套汽车模具,为电子行业配套的精度达2μm,寿命达2亿次以上的精密高速多工位级进模,单套模具重量超过100吨的巨型模具,长达6米的大型多工位级进模具,导光板模具、光盘模具、生物芯片模具等许多高水平模具。一些企业生产的多工位级进模已可在2000次/分的高速冲床上使用,精度可达1μm。在大型塑料模具方面,国内已能生产43英寸大屏幕彩电和65英寸背投式电视的塑壳模具、汽车保险杠和整体仪表板等塑料模具等。在精密塑料模具方面,国内已能生产照相机和手机塑料件模具、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及精度达5μm的7800腔塑封模具等。

    伴随着制造业的发展,产品零件微型化和精密度要求的提高,对模具加工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些模具的加工精度要求在1μm以内,这就要求发展超精加工。用于汽车、飞机、精密机械的微米级精密加工;用于磁盘、磁鼓制造的亚微米级(0.01μm)精密加工;用于超精密电子器件的毫微米级(0.001μm)精密加工。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