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氢能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氢能已经纳入我国能源战略,成为我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战略选择。下面进行氢能源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
在氢能和燃料电池发展方面,我国一直紧随世界发达国家的脚步,目前基本形成了燃料电池、电堆、氢燃料电池配套研发体系和生产制造能力,并陆续开展了客运、物流等以商用车型为先导的小规模示范推动。
《2020-2025年中国氢能源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表示,进入2019年,氢能产业发展速度显着加快。各地方的氢能扶持政策、氢能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氢能,补充“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等相关氢能政策相继发布。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氢能产业发展,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等目标,我国多个省市均出台政策促进氢能产业发展,仅2019年上半年有超过17个省份22个城市及地区发布了氢能相关的地方政策,其中包括了两份白皮书与一份汽车产业报告。
按省份看,2019年上半年广东出台政策最多,江苏紧随其后,政策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省份政策数量占地方性政策总数比例将近60%,这两个地区也引领了国内氢能产业的发展。
在氢能产业链上,我国氢能上游产业具备一定优势,制氢规模已居世界首位,煤气化制氢和碱性电解水制氢具有特色和优势。但在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等方面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
中游储氢方面,我国固定式高压储氢技术和固态储氢材料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在车载高压储氢及氢运输方面仍落后于国外先进技术,加氢站设施数量也较少,难以满足商业化条件;
在下游燃料电池应用侧方面,无论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零部件技术,还是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各项指标,我国都还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资金,加大研究力度,才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以上便是氢能源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的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