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有力地带动了肉制品消费量的上升,2019年我国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行业收入为3525.45亿元,行业资产规模同比增长0.42%,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减少0.26%,以下是肉类加工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肉制品的种类繁多,德国仅香肠类产品就超过1500种;瑞士的一家发酵香肠生产企业生产500种以上的色拉米香肠;在我国,仅名、特、优肉制品就有500多种,而且新产品还在不断涌现。肉类加工行业分析指出,根据我国肉制品最终产品的特征和产品的加工工艺,可以将肉制品分为10大类。
肉类加工行业发展前景指出,我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肉类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三分之一左右,其中猪肉占到一半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517万吨,同比下降0.3%;其中,牛肉产量667万吨,增长3.6%;羊肉产量488万吨,增长2.6%;禽肉产量2239万吨,增长12.3%。
热鲜猪肉以其肉品新鲜、膘白肉红、味道鲜美的优点在城乡消费中仍占据主要地位,但因其没有经过冷却排酸处理,易污染、易腐化变质、露天销售不卫生,这使热鲜猪肉的销量呈下降趋势,市场份额逐渐缩小。
冷鲜猪肉既保持了肉品新鲜、质嫩味美、营养价值高的优点,又能有效避免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适温细菌污染肉类。而且对猪肉进行精细化分割,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被誉为集安全、卫生、美味、营养、方便于一体的优质“鲜肉”。
猪肉价格存在周期波动,长期呈上涨趋势,体现在猪肉价格低点一次比一次高。2020年前猪肉价格低点11.14元/千克,2020年后低点15.18元/千克,三年复合增速11%。预计2021年猪肉价格的长期判断主要是对供给端的判断,养猪饲料主要是小麦和玉米,原料价格因通胀因素存在长期上涨压力,成本将推动猪肉价格长期上涨。认为猪肉价格长期呈现上涨趋势。
目前,我国生鲜肉主要包括热鲜肉、冷鲜肉及冷冻肉三大品类,其中冷鲜肉需要冷藏,成本较热鲜肉高,价格也更贵。肉类加工行业发展前景指出,我国居民大多仍习惯买热鲜肉,发达国家冷鲜肉已占生鲜肉90%以上,因冷鲜肉更加安全,口感柔软有弹性,营养更丰富,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行业产品结构的升级将推动猪肉平均价格上涨。
综合来看,我国肉类加工业的发展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加工企业尚未形成产业化,普遍存在的现状是不仅牛源紧张。肉牛加工企业不仅没有标准化,还存在普遍开工不足现象。为此,在肉类加工工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的进程中,应把最新科技成果集中应用于技术装备、安全、包装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以便更加切实有效地服务于产业,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对产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提升投入产出效率,以上便是肉类加工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