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或者是通过仿生合成具有特异作用的农药制剂。下面进行生物农药行业发展政策分析。
我国生物农药按照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微生物活体农药、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四个部分。 按照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生物农药行业分析表示,生物农药具有选择性强、防治谱较窄,对人畜安全、环境相容性高,对环境的压力较小、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原料来源广泛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已成为全球农药发展的新趋势。
2017年全球人口约为75.50亿人,2030年和2050年,人口规模将分别上升至85.51亿人和97.72亿人。与此同时,近年来,全球可耕地面积却一直维持在14亿公顷左右,受城市化、工业化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可耕地面积的增长空间极为有限,可耕土地面积的紧缩、农业耕作模式的变革、购买力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农药行业预期的增长推动力。
随着全球农药生产专业分工的不断深化,中国凭借全方位的成本优势和日渐成熟的技术优势,已逐步成为全球农药的主要生产基地和世界主要农药出口国之一,全球市场约有70%的农药原药在中国生产,中国农药产品出口到180多个国家,市场覆盖东南亚、南美、北美、非洲和欧洲等地区。2017年,我国农药出口数量及金额分别为163.00万吨和47.64亿美元,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生物农药主要是利用某些特殊微生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所具有的杀虫、防病、促生功能。其有效活性成分完全存在和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它的最大特点是极易被日光、植物或各种土壤微生物分解,是一种来于自然,归于自然正常的物质循环方式。因此,可以认为它们对自然生态环境安全、无污染。
从区域分布来看,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 亚洲、拉丁美洲地区对农药的需求量不断上升, 并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农药消费市场。2016 年,亚洲、拉丁美洲农用农药销售额分别为 138.66 亿美元和 130.76 亿美元,位列第一和第二位。此外, 欧洲、 北美地区作为传统农药消费市场, 农药市场需求趋于稳定, 未来农药市场的增长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国家。以上便是生物农药行业现状分析的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