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电商服务市场呈现加速分化态势。头部服务商依托技术迭代巩固核心竞争力,而腰部企业则面临盈利承压与市场份额争夺的双重挑战。在此背景下,极易电商于2025年6月18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其融资历程、财务表现及行业定位折射出当前电商服务赛道的竞争本质。数据显示,该公司虽在跨境进口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但毛利率持续下滑至14.45%,显著低于同业均值,反映出生存压力与转型需求。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商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指出,极易电商自2018年启动融资以来共完成7轮资本运作,累计吸金4.965亿元。其估值曲线呈现显著波动特征:B轮融资时峰值达139.39元/注册资本,但随后在2022年B+轮骤降至42.80元,降幅超70%;至2025年Pre-IPO轮估值回升至18.43亿元。这一轨迹印证了电商服务行业投资逻辑的转变——资本从单纯规模扩张转向对盈利质量与技术壁垒的关注。
2022-2024年,极易电商营收分别为11.17亿、13.56亿及14亿元,但增速从21%骤降至3%,增长后劲不足。其毛利率连续三年下滑(17.36%→14.45%),显著低于行业平均值(43.05%)。细分业务中:
对比同业,宝尊电商70%以上毛利率凸显技术驱动型服务商的优势,而极易电商的运营模式仍依赖低附加值环节。
2024年极易电商净利润同比翻倍至4982万元,但增长主因并非经营效率提升。数据显示其期间费用率连续三年下降(11.84%→10.01%),其中销售费用率压降至4.86%,显著低于行业均值。同时通过转回贸易应收款减值损失237万元优化利润表,这类操作在电商行业竞争白热化背景下可能面临可持续性挑战。
当前电商服务市场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头部企业依托AI技术重构供应链管理及精准营销体系(如智能选品系统、动态定价算法),而新兴服务商则以区域性低价策略抢占下沉市场。极易电商虽在跨境进口GMV规模位居第一,但其核心业务仍受制于高成本渠道依赖和低毛利产品结构,在技术投入与价格战应对方面尚未形成有效突破路径。
总结
作为跨境电商服务赛道的典型代表,极易电商折射出行业转型期的多重矛盾:资本热度消退下的估值波动、毛利率持续承压的技术滞后风险、以及费用控制策略带来的增长可持续性疑问。未来其能否通过IPO募集资金完成技术升级与业务结构优化,将成为衡量该企业是否能在AI驱动的新一轮竞争中突围的关键指标。2025年的电商市场已进入"效率革命"阶段,唯有实现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的转变,才能在红海竞争中稳固地位。
更多电商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电商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分析师Joe Hung指出,TikTok电商1月份在美销售额同比增长153%,而Shein和Temu拼多多旗下Temu的增长率分别为26%和28%。TikTok电商在超过25美元的交易中所占份额增加了16个百分点,这一市场通常是Shein的主要市场。而在低于25美元的细分市场中,TikTok电商的市场份额仅增加了7个百分点,而这正是Temu的优势领域。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