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7月4日)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生猪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指出,当前生猪市场呈现供需错配特征,供应端因养殖主体主动截留标猪、二育补栏集中展开而阶段性收紧,推动价格触底反弹。然而淡季消费疲软叠加能繁母猪存栏传导的远期增量压力,形成短期反弹与中期承压并存的局面。在14000-14500元/吨的价格区间内,市场正通过供需动态调整寻找平衡点。
月初规模养殖企业主动减少出栏计划,散户压栏惜售情绪升温,叠加二次育肥群体集中补栏,导致标猪可售量显著下降。截至7月2日,全国生猪均价升至15.21元/公斤,较上周上涨0.81元/公斤,标肥价差收窄至-0.07元/公斤。这一现象反映当前市场通过截留供应缓解了短期压力,但需警惕产能兑现带来的后置风险:
终端消费处于季节性低谷,屠宰企业开工率降至25.64%(7月2日数据),环比下降2.1%,冻品库容率微升至17.41%。学校暑期放假导致团膳采购减少,居民肉类需求疲软进一步削弱市场活跃度:
饲料原料价格呈现玉米上涨与豆粕下跌的双向调整格局:
养殖利润出现分化:自繁自养盈利扩大至75.39元/头,而外购仔猪因前期高价补栏仍亏损58.39元/头。成本差异导致散户与规模场经营策略进一步分化,加剧市场出栏节奏不稳定性。
短期逻辑:压栏与二育行为形成的供给缺口支撑14000-14500元/吨的价格中枢,但终端消费疲软限制上行空间;
中期风险:四季度能繁母猪产能释放叠加节日需求兑现后,市场或面临阶段性供应过剩压力;
策略建议:当前可关注2509合约在14000元附近回调机会,待消费边际改善信号出现时择机布局多单。
总结
生猪市场正经历供需错位的关键节点:短期供给收缩与成本支撑形成价格底部,而中长期产能释放叠加需求复苏不确定性构成上行天花板。投资者需紧密跟踪能繁母猪存栏、二次育肥入场节奏及终端消费恢复情况,在14000-14500元/吨区间内灵活应对市场波动。
更多生猪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生猪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国家统计局5月24日消息,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5年5月中旬与5月上旬相比,24种产品价格上涨,24种下降,2种持平。其中,生猪(外三元)价格14.7/千克,下降0.7%;豆粕(粗蛋白含量≥43%)价格3026.6元/吨,下降6.6%。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