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7月1日,A股市场中与可控核聚变相关的电子及装备制造板块表现强劲。久盛电气盘中涨幅超14%,永鼎股份、四创电子连续两日封涨停板,王子新材、常辅股份等多只个股跟涨突破7%。这一轮行情背后,是国际核聚变领域两大关键进展的推动:谷歌母公司与美国联邦聚变系统的电力采购协议落地,以及我国中核集团在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项目中的工程突破。行业分析指出,随着技术验证和商业化合作加速,核聚变能源或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的关键转折点。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子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今日盘面数据显示,电子设备制造与特种材料领域成为资金关注焦点。四创电子凭借其在精密电子元件领域的技术积累,连续两日实现涨停;永鼎股份作为超导电缆供应商,股价同步封板。这些企业共同点在于为托卡马克装置提供核心组件或相关技术支持。市场情绪升温源于两大催化剂:一是国际项目首次达成核聚变电力采购协议,二是国内企业在重大国际合作中展现工程能力。
6月30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宣布将从美国联邦聚变系统公司购买200兆瓦的聚变发电产能。这是全球首个核聚变商业供电合同,标志着能源行业正式开启“无碳电力新时代”。该协议不仅验证了私营企业在技术研发中的主导作用,更通过实际采购需求倒逼技术迭代速度。分析认为,此次签约将加速超导磁体、等离子体控制等关键环节的产业化进程。
我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中核集团联合体与ITER组织签署真空室模块焊接合同,这是继此前参与核心部件制造后的第四次深度合作。该装置将承担实验堆内部极端环境下的结构连接任务,其技术指标要求达到每秒百万度等离子体约束精度。此次中标不仅巩固了我国在托卡马克工程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更通过实战经验积累为自主建设聚变示范电站奠定基础。
从实验室到电网的跨越需要突破三大瓶颈:磁约束稳定性、燃料循环效率及材料耐高温能力。近期国内外项目进展显示,超导技术已使磁体系统成本降低40%,而高密度靶向注入装置将氢同位素利用率提升至理论极限值的85%。资本市场对相关设备供应商的追捧,实质是押注未来十年内聚变能商业化可能实现的成本曲线突破。
总结
核聚变能源凭借近乎无限的燃料供给和零碳排放特性,被视为人类终极能源解决方案。当前市场与技术双轮驱动下,电子元件、超导材料及精密制造企业正站在产业爆发前夜。随着国际项目进入电力输出实测阶段,以及我国在核心工程环节取得话语权,2030年前后首批商用聚变电站投运或将重塑全球能源格局。这场静默的革命不仅关乎技术突破,更将催生万亿级产业链重构机遇。
更多电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电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花旗发表报告指,比亚迪电子首季收入按年升1%至368.8亿元,按季跌33%,差于五年季节性的按季跌18%,或受iPhone机壳季节性因素影响。季度毛利率按年跌0.6个百分点至6.3%,按季升0.4个百分点,受产品组合影响。公司季度净利润按年升2%至6.22亿元,仅及部分投资者预期的下限,因智能驾驶产品未带来明显贡献。该行目前予比亚迪电子“中性”评级,目标价36港元。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