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
近期资本市场持续关注半导体板块表现,7月1日早盘数据显示,锴威特、蓝箭电子等企业股价显著上涨。这一现象折射出当前半导体产业在多重因素推动下的结构性机遇。随着全球技术竞赛加剧和本土化需求升温,行业正迎来新一轮扩张周期。
权威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到1171亿美元,同比增长10%,创下历史新高。这一突破主要源于三大核心驱动力:先进制程工艺的持续升级需求、高带宽存储器(HBM)产能扩张带来的军备竞赛效应,以及中国半导体自主化进程加速形成的市场增量空间。尤其是中国大陆地区在政策支持下,正通过技术攻关和产能扩建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尽管贸易壁垒与技术限制增加了行业不确定性,但中国市场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以AI算力需求为牵引,国内头部科技企业正加速推进自主可控体系建设,特别是先进制程领域成为投资重点。政策资源的倾斜和国产设备企业的技术突破形成共振效应,推动本土半导体制造装备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例如关键工艺设备在晶圆厂中的应用比例已从三年前不足20%提升至当前超过45%,验证了国产替代进程的速度与成效。
随着AI训练需求指数级增长,头部企业正加码建设先进制程产线。分析指出,HBM等高端存储器的市场需求将在未来三年保持30%以上复合增长率,直接刺激半导体设备采购规模扩大。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国内新增晶圆产能中约60%将采用14纳米及以下工艺技术节点,这与国产刻蚀机、沉积设备等关键装备的技术突破形成正向循环,进一步巩固供应链安全边际。
从产业生态角度看,政府专项基金的持续投入、税收优惠以及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完善,为半导体设备企业提供了强力支撑。同时,消费电子复苏带来的芯片需求回暖、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渗透率提升等下游市场变化,也构成行业发展的多重保障。预计到2026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50亿美元,占全球份额将从当前18%提升至25%,成为驱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
半导体产业在技术迭代与国产化战略的双重推动下,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革。无论是先进制程工艺突破带来的产能扩张机遇,还是HBM等高端产品需求引发的设备投资热潮,都彰显出中国市场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的重要地位。随着关键技术瓶颈逐步攻克和本土配套体系不断完善,半导体行业有望持续释放增长动能,并在2025年开启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周期。
更多半导体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半导体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华泰证券研报称,展望下半年中国和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看好以下三大投资机会:1.生成式AI推动下,先进工艺逻辑和先进封装需求继续增加带来的机会。2.中国大陆先进工艺扩产的结构性机会。3.美国出口限制政策下,中国市场设备份额“东升西降”的投资机会。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