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perstone的高级研究策略师Michael Brown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看到美国国债周一走高“多少令人松了一口气”。该策略师称,这可能是由于实钱上周从美国流出导致的抛售略有缓解。10年期和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周一均下跌,他表示,两者现在的收益率“都较上周出现的‘恐慌’水平低了不少”。不过,他指出,美国国债似乎仍处于相对不稳定的状态,特别是在政策不连贯性没有任何很快消退的迹象且不确定性水平仍然极高的情况下。根据Tradeweb的数据,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最新下跌2个基点,至4.341%;30年期收益率下跌3个基点,至4.769%。
美国经济增长在2025年第一季度大幅放缓,因为企业在特朗普总统全面的关税政策生效之前囤积商品。尽管如此,经济学家警告称,该报告可能无法完全反映经济增长状况,他们指出,由于企业试图赶在关税之前采取行动,导致进口激增,这些数据可能会有些嘈杂。经济学家们指出,进口增加可能看起来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但这并不能说明问题的全部。牛津经济研究院副首席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皮尔斯写道:“从未出现过由进口引起的衰退。虽然进口被记录为GDP的减法,但进口在其他方面表现为抵消性的正增长,例如消费或商业投资的增加,或者被记录为库存的增加。”
受关税行动前进口激增以及消费者支出放缓影响,美国经济在今年第一季度出现2022年以来的首次萎缩,标志着特朗普贸易政策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初步显现。根据美国政府周三发布的初步估算数据,第一季度经通胀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折合年率下降0.3%,远低于前两年约3%的平均增长率。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报告显示,净出口拖累GDP接近5个百分点。占GDP三分之二的消费者支出折合年率增长1.8%,是自2023年中以来的最低水平。报告中的一个亮点是企业设备支出,折合年率增长了22.5%。
美国第一季度GDP意外陷入萎缩,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激增。美国金融交易和预测市场平台Kalshi目前预期今年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为74%。
美国经济第一季度出现萎缩,企业为规避成本上涨而大量囤积进口商品成为主要拖累,凸显特朗普混乱关税政策的破坏性影响。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美国第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初值收缩0.3%。虽然消费支出仍保持温和增长,使报告可能过度夸大了经济前景的黯淡,但适逢特朗普执政百日之际,该数据仍将强化民众对特朗普经济政策日益增长的不满。去年11月特朗普正是凭借选民对经济(尤其是通胀)的焦虑赢得大选。当前消费者信心接近五年低点,商业情绪急剧恶化。经济学家警告称关税将推升企业和家庭成本。鉴于异常规模的非货币性黄金进口占据进口激增的部分原因,部分经济学家警告不宜过度解读GDP数据。但其他分析人士认为,这并未改变关税不确定性导致经济承压的基本面。
美国第一季度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初值 2.8%,前值2.8%;年化季率初值录得3.5%,创2024年第一季度以来新高,预期3.3%,前值2.60%。美国第一季度PCE物价指数年率初值 2.5%,前值2.5%;年化季率初值 3.6%,前值2.4%。
美国第一季度核心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率初值 3.5%,预期3.3%,前值2.60%。 美国第一季度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率初值 3.6%,前值2.4%。 美国第一季度PCE物价指数年率初值 2.5%,前值2.5%。 美国第一季度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初值 2.8%,前值2.8%。
美国第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初值录得-0.3%,创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新低。美国第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初值 -0.3%,预期0.3%,前值2.40%。
高盛最新研报表示,美国3月份商品贸易逆差扩大幅度超过预期。三月份货物进出口双双增长。贸易逆差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消费品进口增加,这可能反映了在关税上调之前进口的“抢跑”。先行经济指标报告的细节显示,与我们之前的GDP追踪假设相比,进口增长明显强劲,但出口增长温和走强,库存积累速度加快。总体而言,我们将美国第一季度GDP跟踪预测下调了0.6个百分点至-0.8%(季度环比年化)。美国GDP数据将于30日晚间公布。
美国4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近五年来最低水平,特朗普关税措施令人们对经济和就业的担忧加剧。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近8点至86,为2020年5月以来最低,逊于彭博调查经济学家预测的88。这也是该指数连续第五个月下滑,创2008年以来最长连降周期。衡量未来六个月展望的预期指标降至2011年以来最低,现状指标也有所下滑。该机构的数据与密歇根大学的消费者调查趋势一致,反映出民众越来越担忧高关税将损害经济和就业,同时推高物价。
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4月跌至近五年来最低水平,关税导致对经济和就业前景的担忧升温。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周二公布数据显示,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近8点至86,为2020年5月以来最低,这是该指数连续第五个月下滑,创2008年以来最长连降周期。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