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 >> 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加大高风险医疗器械监测力度

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加大高风险医疗器械监测力度

2025-03-27 14:58:05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器械行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19—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上市数量不断增加,创新性显著提升,但召回事件数量也有所波动。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1.35万亿元,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8%,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本文通过对2019—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上市与召回数据的系统性分析,探讨了医疗器械上市特征与召回之间的联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医疗器械上市数量与创新趋势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2019—2024年,首次批准上市的Ⅱ类和Ⅲ类医疗器械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2019年,我国首次批准上市的Ⅱ类和Ⅲ类医疗器械数量为7937个,到2024年增至17461个,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1%。2020年,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医疗器械上市数量达到历史峰值,共52467个,是2019年的2倍。2019—2024年,共上市医疗器械产品255565个,其中Ⅰ类医疗器械占比65.3%,Ⅱ类医疗器械占比30.1%,Ⅲ类医疗器械占比4.6%。创新医疗器械上市数量也逐年增加,从2019年的19个增至2024年的65个,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7.8%。

  二、医疗器械召回情况分析

  2019—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召回数量逐年降低,共发生召回事件2488起。其中,进口医疗器械召回占比75.1%,国产医疗器械召回占比24.9%。Ⅲ类医疗器械召回数量最多,占比50.4%。召回级别方面,三级召回占比56.7%,二级召回占比37.4%,一级召回占比5.9%。在一级召回中,器械设计缺陷、材料与制造缺陷和软件系统缺陷是主要原因,分别占比58.1%、28.4%和6.1%。

  三、医疗器械召回风险发现途径

  医疗器械召回风险发现途径主要包括企业自行发现、监管部门监测发现和客户投诉发现。2019—2024年,企业自行发现潜在风险后召回占比77.9%,监管部门监测发现不合格后召回占比17.4%,客户投诉发现问题后召回占比4.7%。国产医疗器械召回主要依赖监管部门监测发现,而进口医疗器械召回多为企业自行发现潜在风险后召回。

  四、高风险医疗器械召回特征

  Ⅲ类医疗器械是最易发生召回的产品类别,占所有召回事件的50.4%,在一级召回中占比77.7%。2019—2023年,Ⅲ类医疗器械的5年召回发生率为1.8%。有源植入器械、医用诊察和监护器械、医用成像器械是召回发生率最高的产品类别。创新医疗器械的召回发生率相对较低,为1.0%,低于非创新医疗器械的1.8%。

  五、医疗器械召回对策建议

  (一)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召回管理制度,主动对缺陷产品实施召回。企业应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和不良事件监测系统建设,提高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积极性。建议进一步明确法规要求,量化质量管理体系、不良事件监测系统和召回管理制度的量化标准,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制定详细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和时间框架。

  (二)加大高风险医疗器械监测力度

  针对Ⅲ类医疗器械和召回发生率较高的产品类别,监管部门应加大监测力度和风险分析,开展专门培训,采取更有效的管控措施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通过分析历史召回数据,建立综合风险数据库,识别常见设计缺陷并制定预防措施。在产品设计初期引入设计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DFMEA),促进跨部门合作,确保潜在风险得到全面评估和有效管理。

  (三)提升企业召回主动性

  加强正确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全社会对医疗器械召回的接受度,确保公众用械安全。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指出,建议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人和职责,通过集中化数据库系统加强数据管理和自动化分析,定期生成审查报告。鼓励企业积极上报不良事件,提升召回主动性,避免因召回影响企业形象和市场声誉的错误认知。

  总结

  2019—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在上市数量和创新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召回事件数量也有所波动。通过系统性分析医疗器械上市与召回数据,本文揭示了医疗器械上市特征与召回之间的联系,并提出了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大高风险医疗器械监测力度和提升企业召回主动性的对策建议。未来,应进一步完善医疗器械监管体系,提高企业质量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医疗器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确保公众用械安全。

更多医疗器械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医疗器械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