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2024年上交所举办的光伏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上,多家头部企业围绕中美关税影响、市场发展趋势及电池技术路线等核心议题展开讨论。与会企业普遍认为,尽管当前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和贸易壁垒挑战,但新兴市场需求增长和技术迭代加速将推动全球光伏装机量持续攀升。以下从政策环境、市场前景、技术创新及产业调整四个维度解析行业动态。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光伏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与会企业指出,近期中美关税政策的边际改善有助于缓解海外贸易壁垒压力。某头部组件企业在沙特投资建设的10GW高效电池及组件项目正稳步推进,预计将进一步强化其在中东市场的供应能力。另一家组件制造商透露,受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影响,其出口渠道已转向东南亚和本土工厂,但需等待东南亚"双反"终裁结果以明确后续成本分摊方案。同时,储能产品从中国直接出口的关税压力有所降低,企业正通过库存管理和订单优化控制风险。部分企业在印尼布局的1GW TOPCon电池组件产线因规避贸易限制,展现出显著的竞争优势。
多家企业预测,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将实现10%以上的同比增长,中东非和亚太地区将成为主要增量来源。某行业龙头指出,国内分布式市场经历抢装后逐步回归理性,但AI算力发展与绿色电力需求将持续支撑长期增长空间。当前PERC产能加速出清叠加电池片价格企稳迹象,为行业复苏提供潜在窗口期。尽管欧美等成熟市场增速可能放缓,新兴市场的政策支持和电价优势将推动全球装机规模突破新高。
头部组件企业普遍选择TOPCon作为当前主流技术路径,因其在投资成本和量产效率上具备显著优势。某企业强调该技术将在未来35年内保持行业核心地位,并透露其TBC技术已掌握关键专利。相比之下,BC路线因转换效率潜力被部分厂商视为分布式场景的补充方案。随着HJT设备国产化率提升及银耗问题改善,多条技术路线并行发展的格局将持续演进。企业表示将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技术研发投入比例。
面对阶段性供过于求局面,某组件制造商坦言2025年需在出货量和利润间寻求平衡,并优先保障高价市场订单执行。设备厂商则通过马来西亚基地实现海外产能布局以对冲政策风险,首台出口设备已成功交付。融资环境方面,金融机构正强化对技术领先、市场份额集中的头部企业的支持力度,政策性银行亦加大逆周期信贷投放力度。某企业透露其一季度新增长期贷款并推进GDR发行,目标全年实现经营性现金流转正,反映行业资源向优质主体集中趋势。
总结来看,光伏产业在贸易政策缓和与技术迭代加速的双重作用下,正经历结构性调整期。头部企业在供应链布局、技术研发及融资能力上的优势持续扩大,新兴市场开拓和技术路线优化将共同驱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随着全球能源转型进程深化,预计2025年光伏装机需求仍将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为产业链各环节提供长期发展机遇。
更多光伏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光伏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