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中国咖啡消费转向日常属性,现磨咖饮赛道竞争白热化
近年来,中国咖啡市场格局持续演变。2025年,随着本土平价品牌加速扩张与高端品牌战略调整,咖啡消费正经历从社交场景向日常需求的转型。数据显示,幸运咖、库迪咖啡等平价品牌通过高质低价策略,在一线城市快速布局,对传统高端品牌形成替代压力。与此同时,供应链能力与成本控制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变量,行业面临产品同质化与成本高企的双重挑战。

2025年,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经历首次大规模降价数月后,进一步推进股权架构调整。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折射出本土平价品牌的崛起:幸运咖、库迪咖啡等品牌凭借贴近大众消费能力的价格策略,在一线城市门店数量持续增长。业内人士指出,这类品牌通过优化供应链与规模化采购,将现磨咖啡价格压低至传统高端品牌的50%-70%,直接推动咖啡消费从“社交属性”转向“日常属性”。
2025年的市场数据显示,中国咖啡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显著提升,近六成用户选择15-25元价位的现磨咖啡产品。这一趋势倒逼行业加速分化:高端品牌通过产品创新与场景升级巩固差异化优势,而平价品牌则以高频消费场景(如早餐、下午茶)为核心,抢占日常需求市场。
尽管市场需求持续扩张,现磨咖啡赛道仍面临多重挑战。原材料成本上涨、门店租金压力及产品同质化问题,使企业利润率承压。分析指出,供应链稳定性将成为平价品牌的决胜关键:通过自建仓储、产地直采或区域化集中采购,头部企业可降低30%-40%的综合成本。
展望2025年后,咖啡行业将呈现两大方向:一方面,高端品牌持续深耕精品化与体验升级,另一方面,平价品牌加速下沉至二三线城市,扩大规模效应。同时,供应链技术(如智能仓储、冷链物流)的迭代将重塑竞争格局,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025年的中国咖啡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消费需求从“偶尔尝鲜”转向“日常刚需”,价格敏感度与品质要求共同主导市场选择。本土平价品牌凭借成本控制与场景渗透,逐步蚕食高端品牌的市场份额。然而,行业竞争已进入深水区,供应链效率、差异化创新与成本管控能力,将成为企业能否在新一轮洗牌中立足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咖啡消费的“日常化”趋势不可逆,但谁能以更高性价比与更优体验满足大众需求,仍是关键决胜点。
更多咖啡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咖啡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