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上海证券报》:中国的顺差情结应该结束了

《上海证券报》:中国的顺差情结应该结束了

2008-01-01 15:17:00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中国2007年的贸易顺差超过了2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国。这应该在大家的意料之中。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除了1993年,每年我们都出现贸易顺差。而美国的情况却相反,2006年其贸易逆差就已经到了7500多亿美元。30多年来,除了极个别年份,美国每年都是贸易逆差,而中国现在是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

  在中国现行的结售汇制度下,企业取得的美元顺差,最后会变成国家的外汇储备,现在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也是世界第一。

  近两年,由于担心通货膨胀压力,我们试图通过增加进口等手段来减少顺差,可是,贸易顺差反而继续创出新高。同时,美国出于政治和选举周期的考量,经常对中国的汇率制度横加指责,认为人民币对美元低汇率是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原因。可是,美国的逆差也是不断刷新纪录。

  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尽管两国都表示减少自己的贸易差额,但实际上都减不下来。除了其他原因外,心理上不愿意减也许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长期以来,中国外贸企业和部门,无不把创汇,也就是争取顺差,作为自己的工作中心和目标,而普通老百姓也喜欢顺差,至少觉得顺差怎么都比逆差好,因为顺差表明我们赚了外国人的钱,而且出口还可以增加GDP。美国人靠逆差日子过得很不错,也不好意思大声嚷嚷要削减逆差。

  其实,顺差并不表明就占了别人的便宜,得到了什么好处,也许它的危害更大一些;而逆差也与吃亏无关,或许还占了别人的便宜呢。以中美两国为例:中国一方是顺差,美国是逆差,就相当于中国净拿了美元,而没有拿到美国的产品;美国则是净拿了中国的产品,而没有拿到人民币。商品可以立即被消费,满足人们的愿望;美元说到底只是一些纸片,它不能被消费。美国人用纸片就换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用老百姓的说法,这是空手套白狼。

  当我们取得这些纸片后,就要运用它们。所有的美元,最终都要回到自己的发行国,也就是美国去。美元回到美国去,有几种方式。

  一是我们去美国留学、旅游、探亲,我们就要用人民币换美元,这些美元就回到了美国。

  二是我们从美国进口商品,要花掉一部分美元。可是,也许因为我们暂时不需要很多美国的商品,我们自己差不多都能产;也许因为对方暂时不愿意卖给我们,所以,用于进口美国产品的外汇储备花费并不多。

  三是,有时候,中国的企业会收购美国的企业,要用美元。很多人以为收购美国企业是很光荣,很赚钱的事。其实,并不尽然。一个企业合理的售价,应该是其未来每年收益现值的和。假如美国人不卖,继续经营多年,他能获得的收益折算成现值,也只是我们支付给他的价格;如果他出售,他就立即得到了这么多的价值,而不必再辛苦多年了。除非这个企业到了我们手里脱胎换骨,我们就没有占到任何好处,可是,脱胎换骨谈何容易。

  四是投资于国外的股票市场。去年我国成立了外汇投资公司,将一部分外汇储备投资于股票市场。鉴于股票市场的风险巨大,投资宜谨慎,这一部分资金也只占全部外汇储备的很小比例。

  所以,我们外汇储备的最大部分,都用于购买了美国的国债。美国的财政支出庞大,除了提供国防、公共安全外,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支出规模也相当大,而其财政收入却受到诸多的约束,因此,美国年年都有巨大的财政赤字。要弥补这些赤字,就要发行国债,向国民借钱,购买国债的钱,只能来自居民消费后的储蓄。然而,正是因为美国的社会保障水平高,一般人并不需要储蓄,美国人的个人储蓄率非常低,只有不到5%。所以,靠美国人自己是不能维持这么大的国债规模的。怎么办?

  恰好,中国和日本等国家,对美国有大量的贸易顺差,手里有大量美元,而其他渠道花掉的又很有限,加之美国国债是以美国政府信誉为担保的,属于比较安全的投资。因此,我们的外汇储备,最后都转化成了美国的国债。
  虽然购买美国国债有收益,可这个收益只有不到3%。这个收益率相当低,如果考虑到机会成本,也就是把这些外汇储备换成人民币在国内投资的收益,购买美国国债实际上是亏损的。

  所以,无论从任何角度运用美元外汇储备,我们都没有占到很多便宜。
  而美国却相反,因为可以用自己发行的货币交换到需要的商品,美国就不必再自己生产这些产品,比如美国早就不再生产电视、计算器、牛仔裤,要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美国人发明的,是美国的民族产品啊。正是因为美国不再生产这些东西,它就把资源投入到自己最拿手、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上去,这些产业就会做大做强,比如微软、辉瑞制药、波音飞机等。美国的经济强大,不能不说有贸易逆差的功劳。美国人不但没有因为贸易逆差吃亏,还得到了某些好处。
城里的白领们时间宝贵,每天都在楼下小商店买早餐吃,可是店主人并不购买他们的东西,于是,他们就对这个店主有一个贸易逆差,可是他们并没有吃亏。贸易逆差和吃亏不是一回事。

更多电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电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