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分析报告 >> 北京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北京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2017-12-13 09:55:43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讯,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于科教文卫等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它是一切企业,单位和居民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的物质基础,是城市主体设施正常运行的保证,既是物质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以下是2016年北京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北京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根据北京市发改委通报的2016年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情况,北京新机场主体工程全面开工,京津冀城际铁路网建设也全面启动。目前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在建线路达到20条,在建里程357公里。

  北京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一、新机场主体工程全面开工

  针对备受关注的新机场建设,北京市发改委介绍,新机场主体工程已全面开工,航站楼核心区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飞行区场道工程也开工建设。

  交通配套工程也在顺利实施。据介绍,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启动建设;“五纵两横”外围交通项目全面推进,其中京开高速拓宽工程、新机场高速(南五环-新机场段)、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京霸铁路北京段和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工程机场红线内预埋段已开工建设,新机场北线高速正在加快办理前期手续,京台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

  北京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二、建设京津冀城际铁路网1100公里

  京津冀城际铁路网建设全面启动。据介绍,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已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计划2020年前建设京津冀城际铁路网总里程约1100公里,其中本市境内约250公里,投资约856亿元。

  此外,京唐城际铁路、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新机场红线内段已开工建设,将加快促进形成“京津保唐1小时交通圈”。同时,将推进设立京津冀城际铁路发展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和保障京津冀城际铁路项目,初期募集规模600亿元。

  针对京津冀地区高速公路网,北京市发改委介绍,2016年,本市重点推动兴延高速、京秦高速、京开高速拓宽工程、首都地区环线高速(通州—大兴段)、延崇高速、新机场高速等8条高速公路建设,在建里程达184公里。截至2016年年底,本市高速公路运营总里程已达1008公里。

  北京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三、轨道交通在建线路达20条

  据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底16号线北段开通试运营后,本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19条,总里程达到574公里,位居世界同类大城市前列。

  2016年北京新开工3号线一期、八通线二期、昌平线南延、平谷线等4条线路,在建线路达到20条,在建里程357公里。中心城范围内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超过50%,已成为公共交通出行的主要方式。

  在建里程也创新高。据介绍,2016年本市新开工3号线一期、八通线二期、昌平线南延、平谷线等4条线路,在建线路达到20条357公里。中心城范围内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超过50%,已成为公共交通出行的主要方式。

  北京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四、增加停车设施建设资金

  在推进停车设施建设上,北京市发改委介绍,加大了停车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对在三甲医院、行政功能聚集区等区域投资建设的公益性停车设施,给予30%的资金补助。2016年支持建成五棵松地下停车库,新增车位3000个。

  同时,北京加快推进在中心城周边建设“P+R”停车场,鼓励换乘进城。重点推进建设了轨道交通5号线大屯站、16号线屯佃站、北安河站等一批“P+R”停车场,建成后将新增驻车换乘停车位600个。

  此外,将利用首钢立体停车技术,加快推进一批智能立体停车设施,发挥示范效应。充分发挥立体停车占天不占地的优势,结合社会公共服务、地面公交、街道停车,推进儿童医院立体停车设施、马官营公交立体停车楼、西城区什刹海地区立体停车设施等建设,缓解停车难。

更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基础设施建设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