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可燃冰行业分析报告 >> 2015年全球可燃冰储量及开采方法分析

2015年全球可燃冰储量及开采方法分析

2015-12-05 10:51:37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人们陆续在冻土带和海洋深处发现了一种可以燃烧的“冰”。这种“可燃冰”在地质上称之为天然气水合物。那么,可燃冰的储量是多少呢?具体详情,请详见下文。

  2015年全球可燃冰储量及开采方法分析

  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40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10%,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够人类使用1000年,因而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

  图1:可燃冰形态和分子结构

2015年全球可燃冰储量及开采方法分析

  全球已公开发表并确证的以及推测的天然气水合物产地达155处,其中的39处由钻井和岩芯取样确证,其余116处则是根据BSR(拟海底反射层)及地球化学资料推测的;可燃冰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以分布的地理命名则分为“海域可燃冰”和“陆域可燃冰”,主要分布在世界三大洋的近海海底、大陆冻土带及内陆湖海中。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科学家卡文顿曾预测,约27%面积的陆地区域和90%面积的海洋区域具备可燃冰形成的条件,全球的冻土和海洋中可燃冰的储量在3114万亿立方米到763亿亿立方米,全部可燃冰所含有机碳的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2倍、剩余天然气储量的128倍,是世界尚未开发的已知的储量最大的替代能源。

  图2:全球可燃冰分布

2015年全球可燃冰储量及开采方法分析

  图3:全球有机碳含量分布

2015年全球可燃冰储量及开采方法分析

  我国可燃冰的资源潜力约800亿吨油当量,是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两倍。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羌塘盆地和南海大陆坡及其深海。据科学家粗略估算,我国陆域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油当量,可供中国使用近90年。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多年冻土区也具有可燃冰形成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是最有前景的找矿远景区。南海的可燃冰资源量大约为640亿吨油当量。黑龙江冻土区和黄海、东海大陆坡也都可能存在储量巨大的可燃冰。

  表1: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预测表

2015年全球可燃冰储量及开采方法分析

  表2:中国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预测表

2015年全球可燃冰储量及开采方法分析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日趋成熟。目前,加拿大Mackensie冻土天然冰陆域矿田和日本南海海槽矿田的开采都已获得成功。科学家指出,从可燃冰气藏采出天然气所产生的能量大约是从这类气藏中分解NGH所需能量的10倍,这一附加的能量正是所有的开采方法都在寻找的潜在价值。当今各国都在积极投入对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的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方法主要包括注热法、降压法、注化学试剂法、气体置换法以及以上方法的联用。

  图4: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方法示意图

2015年全球可燃冰储量及开采方法分析

  注热法:注入加热流体或直接加热储层来提高水合物区域内温度,引起溶解。能耗大,不能有效解决热利用效率较低的缺陷。更多可燃冰行业最新相关资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可燃冰市场供需与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降压法:降低压力促使水合物分解,该方法不需要连续激发,成本较低,适合大面积开采。是目前最有前景的一种开发技术。

  注化学试剂法:向天然气水合物层中注入如甲醇等化学试剂,破坏其平衡条件,促使分解。该方法所需的化学试剂成本较高,且不适合长期或大规模使用。

  气体置换法:注入如二氧化碳等以置换天然气水合物中的甲烷,触发甲烷气体扩散。但由于水合物储层渗透性较差,导致产气量较低,实际效果不佳。

  表3:开采技术特点对比

2015年全球可燃冰储量及开采方法分析

更多可燃冰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可燃冰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