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7年血液制品行业渠道的调整和出清,渠道带来的不利影响会逐渐缓解,白蛋白与静丙的批签发和价格有望在2018年出现好转,为血液制品行业维持稳定的增长提供贡献。血液制品长期以来受制于原料缺口,特别是人血白蛋白临床供给存在 50%以上的需求空白,对进口人血白蛋白需求量仍较高。以下对血液制剂行业前景分析。
血液制剂行业前景分析,与发达国家相比,除人血白蛋白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其余各类血制品我国人均用量普遍尚小。以发达国家平均使用水平计算,行业拥有一倍以上成长空间,血液制剂行业分析预计未来5年我国血制品行业有望保持20%的复合增速,到2020年行业规模有望达到400亿元以上。
2014-2017Q3血液制品公司营收(亿元)情况
医药及血液制品细分行业的股价下跌,可能是由于市场担心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会被纳入全国辅助用药目录所引起的。但从科学角度看,人血白蛋白和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两大品种的市场规模分别为230亿和100亿,临床均存在刚需属性,两类产品在临床上均有明确的适应症和不可替代性,部分医疗机构一直把血液制品列入临床紧缺目录中。
由于近期国家相继出台“药占比”“两票制”等系列政策,加上进口血液制品数量逐年增加和国内原料血浆采集量年均两位数的增长,市场供需矛盾正在发生改变。血液制剂行业前景分析,为了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应积极整合国内血液制品生产厂家、科研院所、临床医院及检验机构等优势资源,以学术宣传和医学推广等模式,进一步教育、引导和培育血液制品市场,指导临床科室合理用药,挖掘血液制品临床适应证,千方百计将中国血液制品市场蛋糕做大,推动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做大做强。
血液制剂行业前景分析,针对国内目前血液制品行业法规滞后,单采血浆站标准严重缺失、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下,无法保障全过程有效监控等问题。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标准,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和生物识别等智能化手段,建立全国单采血浆站与献血浆者信息化联网和不合格献血浆者数据库等,落实行业的有效监管,促进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由于血浆来源受限,因此浆站数量多、采浆量大、血浆综合利用率高的企业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目前我国血液制品行业集中度仍明显偏低,国内大型血液制品企业年投浆量一般为300~500吨,与国外血液制品巨头体量差距较大,企业间的兼并整合仍有很大空间。血液制剂行业前景分析,随着国家引导性政策不断出台以及行业自身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血液制品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逐渐增多,行业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宝贵的血浆资源,各生产厂家应升级生产设备,提高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血液制剂行业前景分析,积极采用新的蛋白分离纯化技术和方法,以提高产品的收率和纯度,推进原有产品和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同时积极开展血浆蛋白的综合利用,大力研究开发新产品,并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另外鼓励和引导基因工程技术在血液制品生产中的应用,有重点地开展重组血浆蛋白的研制工作。
血液制剂行业前景分析,创造条件和机会参加国际交流,有目标地进行技术引进。要建立信息网和数据库,对国际国内血液制品生产能力、水平、发展方向和路线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资料、数据和信息的收集体系。投入资金和制定有利发展的政策,促进新技术的引进、使用和升级。对一些凝血因子类制品和微量蛋白成分的提取和纯化,选择合适的层析方法将显得尤为重要。
血液制剂行业前景分析,在医药行业乘着市场改革东风、面临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上海莱士将顺应血液制品行业未来需求及发展趋势,借助海外并购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完善产业链布局,巩固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推动国内血液制品企业改革和国际化产业整合。
更多血液制剂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血液制剂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