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岩石作為地球科學的重要研究對象,其概念隨著科學的發展不斷演進。2025年,岩石行業的研究和應用呈現出新的趨勢,對岩石的定義和理解也在持續深化。本文將從岩石概念的發展歷程、當前的定義及其在行業中的應用等方面進行探討,分析岩石行業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
(一)古代對岩石的認識
《2025-2030年中國液壓岩石破碎機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在古代,人們對岩石的認識較為模糊,尚未形成系統的概念。岩石與礦物等自然生成物混為一談,尚未明確區分。例如,古代文獻中提到的「石頭」「泥土」等,都包含了現代意義上的岩石成分,但缺乏明確的科學定義。
(二)近代岩石概念的形成
19世紀末,隨著地質學的發展,岩石學逐漸從地質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謝推雨金是岩石學的奠基者之一,他在《礦物學或礦體自然史的初步基礎》中首次提出了科學的「岩石」定義,認為岩石是由各種礦物組成的集合體,具有一定的化學和礦物成分、結構和產狀。
(三)現代岩石概念的發展
20世紀以來,岩石學的研究不斷深入,岩石的概念也在不斷豐富和完善。現代岩石學不僅關注岩石的成分和結構,還強調岩石的形成過程和地質作用。例如,列文生一列信格提出,岩石應被視為自然歷史物體,其特徵不僅包括化學和礦物成分,還包括形成過程和地質作用。
(一)岩石的定義
岩石是地殼中自然形成的固體集合體,由一種或多種造岩礦物組成。它具有一定的化學和礦物成分、結構和產狀,是地殼中自然物理化學和機械作用的產物。岩石與礦物堆積不同,其化學成分不決定其結構特徵。
(二)岩石的特徵
固體集合體:岩石是固體狀態的自然物質,區別於液體和氣體。例如,水和石油等液體物質不屬於岩石範疇。
自然形成:岩石是地殼中自然形成的物質,其形成過程受到物理、化學和機械作用的影響。例如,沉積岩的形成與沉積作用密切相關。
成分複雜性:岩石比礦物更為複雜,其成分不僅包括礦物顆粒,還可能包含其他自然生成物,如火山玻璃等。
動態性:岩石並非靜止不變,而是處於動態變化中。每種岩石都有其產生、發展和破壞的過程。
(一)岩石學研究的進展
當前,岩石學的研究不斷深入,特別是在沉積岩、火成岩和變質岩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例如,沉積岩石學作為岩石學的一個分支,研究沉積岩的形成、分布和特徵,為理解地球的地質歷史提供了重要依據。
(二)岩石在工業中的應用
岩石在工業中的應用廣泛,包括建築材料、金屬礦產和非金屬礦產的開採與加工。例如,石灰岩和花崗岩等岩石被廣泛用於建築行業,而鐵礦石等金屬礦產則是鋼鐵工業的重要原料。
(三)岩石在環境科學中的作用
岩石在環境科學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岩石的風化和侵蝕過程對土壤形成和生態系統有著深遠影響。此外,岩石的孔隙性和滲透性對地下水的流動和水質也有重要影響。
(一)挑戰
岩石定義的模糊性:儘管現代岩石定義較為明確,但在實際應用中,岩石與礦物堆積之間的界限仍存在模糊之處。例如,某些礦物晶體堆積與岩石在成分和結構上存在相似性,難以明確區分。
岩石研究的複雜性:岩石的形成過程複雜,涉及多種物理、化學和機械作用。這使得岩石的研究需要跨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增加了研究的難度。
岩石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速,岩石資源的開採和利用面臨著可持續發展的挑戰。如何在保障資源供應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是岩石行業面臨的重要問題。
(二)機遇
技術進步: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岩石研究和開採技術也在不斷更新。例如,遙感技術和地球物理探測技術的發展,為岩石資源的勘探和評估提供了更高效的方法。
跨學科合作:岩石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為岩石行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岩石學與環境科學的結合,為解決環境問題提供了新的途徑。
政策支持:政府對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的重視,為岩石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岩石行業分析指出,一些國家和地區出台了鼓勵資源高效利用和環境保護的政策,推動岩石行業的綠色發展。
2025年,岩石行業在概念演進和應用拓展方面呈現出新的趨勢。岩石的定義和特徵不斷豐富和完善,其在地質學、工業和環境科學中的應用也日益廣泛。儘管面臨一些挑戰,但隨著技術進步和跨學科合作的推進,岩石行業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未來,岩石行業需要在明確岩石定義、加強技術研究和推動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持續努力,以實現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礦業資源是各國發展經濟的奠基石,2022年我國現有大量的優質礦業。全球已知礦業有1600多種,未來我國將依託自己強大的資源優勢並發展延伸一系列礦產產業鏈。以下對礦業投資策略分析。
截至7月11日,已披露半年報預告的8家採礦類上市公司均實現業績大幅預增,其中增幅最大的為西藏礦業,2022-2027年中國露天採礦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預計2022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840.86%至1146.64%。對於業績增長的原因,多家企業均表示是受益公司產品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市場需求旺盛,產銷規模擴大所致。在市場高景氣度之下,各類企業紛紛加入「搶礦」大戰,使得礦產資源爭奪戰進入白熱化階段。
中國進入工業化快速發展階段,礦業資源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資源價格不斷高漲。在此背景下,中國眾多礦業企業紛紛走出國門,大規模投資礦業資源。但由於中國礦業境外投資仍處於起步階段,國家體制機制不健全、經驗不足導致對外投資遭遇很多問題。現從直接取得採礦權、申請探礦權並投資勘探和儘量多地控制優質資源三大方面來分析礦業投資策略。
規避地質風險的有效對策就是在進行礦業投資或開發時,直接取得採礦權。已經形成採礦權的礦產資源都是經過找礦、普查、詳查、精查幾個地質勘查階段,是礦產資源已經探明的礦區。我國的礦產資源大都勘探周期長,勘探投入大,為了快速控制礦產資源,我們在進行礦產項目投資時的主要做法有:直接向政府申請採礦權、通過政府有償出讓取得;向合作夥伴有償購買採礦權或合作夥伴以採礦權作價出資;向合作夥伴租賃使用採礦權。
對於一些經過初步地質工作具有找礦前景的礦區或礦體直接出露地表、勘探投入不高即可探明礦床的礦區,我們在礦業投資或開發前,一般是先向政府申請探礦權,投入一定量的勘探資金,探明礦床後再投資開發。這樣做,雖然有一定的勘探資金投入的風險,但根據國家的礦業政策,誰探礦誰受益,探礦權人可以優先取得採礦權,而且不需再交納採礦權價款,往往可以節省大量採礦權費用。申請探礦權並投資勘探的做法,往往是建立在較強的專業判斷基礎上的,有效地降低了風險:同時,當風險出現時,能夠及時止損並儘可能收回投資。在投資雲南鉛鋅礦和廣西高嶺土礦山項目時,我們基本上都是採用該方式,大大降低了採礦權方面的費用,節約了大量的初期投資。
礦產資源是在地球的幾十億年漫長歷史過程中,經過各種地質作用後富集起來的,一旦被開採後,在人類歷史的相對短暫時期內,絕大多數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的。特別是那些優質、易探、易采的礦床,目前在世界上已屈指可數。不同礦床的性質差別很大,其品位、噸位、開採條件和賦存位置等的變化(其綜合評價為資源的豐度)直接影響礦業公司的資本成本與經營成本的高低,這一點再加上礦業的周期性,就有可能使得部分礦業投資項目產生相當大的超額利潤,這些超額利潤或者是由礦床的天然稟賦條件造成的,或者是在礦產品價格周期性上升期間所產生的。因此,掌控了優質資源,就能夠有效地規避市場風險,延長礦山壽命,取得好的投資收益。
2022年面臨全球氣候變暖趨勢,礦業市場供給產量格局面臨重大變革。在全球GDP復甦以及礦業價格的推動下,2021年礦業項目投資增幅估計達到10%~15%。未來全球礦業是持續繁榮還是再次陷入調整值得深入研究。
以上就是礦業投資策略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中國報告大廳訊】根據中國報告大廳對2025年1-2月其他採礦業營業利潤進行監測統計顯示:2025年1-2月其他採礦業營業利潤累計值為0.1億元,累計增長-66.7%。
時間 | 累計值(億元) | 上年同期累計值(億元) | 累計增長(%) |
---|---|---|---|
2025年2月 | 0.1 | 0.3 | -66.7 |
附表:
2025年1-2月其他採礦業營業利潤累計值為0.1億元。
以上就是2025年1-2月其他採礦業營業利潤統計分析,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及中國報告大廳數據中心整理髮布,僅供參考。
註:1.經濟類型分組之間存在交叉,故各經濟類型企業數據之和大於總計。2.本表部分指標存在總計不等於分項之和情況,是數據四捨五入所致,未作機械調整。【中國報告大廳訊】根據中國報告大廳對2025年1-3月全國其他採礦業出口交貨值進行監測統計顯示:2025年3月全國其他採礦業出口交貨值0億元,同比下降0%,2025年1-3月全國其他採礦業出口交貨值為0億元,累計增長0%。
2025年1-3月全國其他採礦業出口交貨值分月數據
時間 | 當期值(億元) | 累計值(億元) | 同比增長(%) | 累計增長(%) |
---|---|---|---|---|
2025年2月 | 0 | 0 | 0 | 0 |
2025年3月 | 0 | 0 | 0 | 0 |
其他採礦業出口交貨值月度數據
附表:
2025年1-02月全國其他採礦業出口交貨值累計值為0億元,累計增長0%。
2025年1-03月全國其他採礦業出口交貨值累計值為0億元,累計增長0%。
以上就是2025年1-3月全國其他採礦業出口交貨值統計,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及中國報告大廳數據中心整理髮布,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