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於4月13日至18日在海南盛大舉行,吸引了眾多知名品牌參展。作為深圳市的代表企業之一,喜茶以「茶中萬物」為主題,第四次亮相消博會,展示了其在茶飲領域的創新與品質追求。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茶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喜茶此次參展,圍繞「茶中萬物」主題,將茶飲產品拆解為茶、奶、果、蔬幾大元素進行展示。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讓觀眾了解一杯真品質喜茶的風味來源,還全面呈現了茶飲供應鏈的品質探索。喜茶展出了包括綠妍在內的自研茶葉,以及其他六大類茶代表共12款茗茶,同時帶來了桑葚、羽衣甘藍等上游品質原料,讓觀眾深入了解酷黑莓桑、羽衣纖體瓶等爆款產品背後的供應鏈故事。
由於超級植物茶系列、酷黑莓桑等爆款產品的持續熱銷,桑葚、羽衣甘藍這些原本相對小眾的上游原料在消博會現場廣受矚目。喜茶展出的桑葚、芒果鮮果原料,分別產自汕頭金灶鎮合作桑葚基地和海南小台農芒種植合作基地。自2024年起,喜茶在這兩個上游基地展開訂單農業的合作模式探索,強化對上游產地種植端過程管理,推動上游果園向可持續種植方式轉型。
以汕頭和海南的訂單農業合作基地為起點,2024年以來喜茶已在全國布局包含桑葚、小台農芒、陽光玫瑰青提、巨峰葡萄、夏黑葡萄等水果產地在內的超萬畝訂單農業合作果園。這些合作基地分布在北至遼寧、南至海南的全國優質水果產區,為農戶帶來科學種植指引和穩定的收入保障,助力農戶提質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總結
喜茶通過「茶中萬物」主題展位,不僅展示了其在茶飲領域的創新與品質追求,還通過訂單農業的合作模式,推動了上游果園的可持續種植,助力鄉村振興。此次消博會的成功參展,進一步提升了喜茶在茶飲行業的影響力,也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高品質的茶飲選擇。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茶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茶產業的未來發展離不開產業鏈的集群化布局。從供給端來看,茶企正通過數位化手段提升量產能力。例如,部分茶企已引入全自動化加工設備,通過工業化的數字指標設置參數,實現穩定且高效的量化生產。此外,機器人技術的應用也在逐步普及,機械臂採摘茶葉的效率比人工高出數倍,顯著提升了生產規模。這種數位化升級不僅降低了成本,還確保了茶葉品質的穩定性,為高端茶的市場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需求端,茶企正積極構建新的消費群體,尤其是年輕人。為了迎合年輕消費者的偏好,茶企在包裝和口感上進行了大量創新。例如,推出40秒速溶設計、水量標識等細節優化,提升用戶體驗。同時,調味茶如玫瑰黑茶等新品類也受到年輕消費者的青睞。此外,茶企還通過跨界合作,推出茶葉啤酒、茶鄉米花糖、茶葉香薰等衍生產品,進一步拓寬了茶產品的應用場景。這些創新不僅吸引了年輕消費者,也為茶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茶企的「鏈主引領+集群發展」模式,重點培育龍頭企業,並通過茶事活動將茶文化融入消費新場景。例如,田園音樂節等活動的舉辦,不僅提升了茶文化的影響力,也為茶產業帶來了經濟效益。地方政府也在積極推動茶產業鏈的整合,構建協同聯動的發展格局。例如,蒲江縣、邛崍市作為核心承載區,承擔種質資源保護、龍頭企業培育等關鍵任務,為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理念的重視,茶企也在打造自己的「ESG」標籤,甚至在「碳排放」方面做文章。部分茶企已獲得生態低碳認證,承諾不使用除草劑,全部採用人工除草。這種綠色化發展不僅符合消費者的健康需求,也為茶產業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此外,政府部門也在推動茶產業鏈的可追溯和品控管理,確保茶葉從採摘到浸泡的全過程符合高標準。
茶產業的未來發展,需要從同質化競爭向錯位發展轉型。通過延長產業鏈,完善複合型產業鏈體系,茶企可以提升茶葉產品的商品化處理能力,提高流通效益。同時,強化產業鏈,打造特色茶產業生態圈,推動傳統茶產業向億級產業集群邁進。這一戰略轉型不僅有助於提升茶產業的市場競爭力,也為實現1300億元綜合產值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總結
茶原為中國南方的嘉木,茶葉作為一種著名的保健飲品,它是古代中國南方人民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貢獻,也是中國人民對世界飲食文化的貢獻。那麼我國茶業品牌企業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15年中國茶業十大品牌企業排行榜,一起來看看吧。
2015年中國茶業十大品牌企業排行榜
序列
|
公司名稱
|
基本情況介紹
|
1
|
中茶
![]() |
中茶公司成立於1949年,是世界500強之一中糧集團有限公司(COFCO)成員企業,是新中國成立後首家由中央批准成立的全國性專業總公司。中茶公司集茶葉種植、生產、加工、研發、銷售、文化推廣於一體,在福建、雲南、廣西、湖南、浙江等地建有多家大中型生產企業和原料基地,是中國茶葉行業中重要的企業之一,是奉獻健康、改變生活方式的行業領導者。
|
2
|
大益
![]() |
雲南大益茶業集團是目前中國首屈一指的現代化大型茶業集團,集團母公司為雲南大益茶業集團有限公司,集團旗下包括勐海茶廠(勐海茶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大益茶文化交流中心、北京皇茶茶文化會所有限公司、大益快樂品茗在線服務有限公司和雲南恆展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成員企業,擁有享譽海內外的「大益」品牌。
|
3
|
八馬
![]() |
八馬茶業源於百年前名揚東南亞的"信記"茶行,董事長王文禮先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鐵觀音代表性傳承人,是鐵觀音發現者王士讓的第十三代傳人,安溪鐵觀音同業公會會長。
八馬茶業在全國擁有龐大的連鎖銷售系統,截止2012年6月,自營和連鎖店規模超過800家。
|
4
|
君山
![]() |
「君山銀針」是久負盛名的「中國十大名茶」,是湖南省君山銀針茶業有限公司核心產品。多次在國內、國際博覽會展出,1956年參加德國萊比錫國際博覽會榮獲金獎,並獲
「茶蓋中華,價壓天下」 的美譽。1959年,君山銀針在首屆中國十大名茶評比中,代表黃茶類榮獲「中國十大名茶」稱號。
|
5
|
吳裕泰
![]() |
吳裕泰創立於1887年,是中國商務部首批認定的「中華老字號」。1887年(光緒十三年),吳裕泰茶棧正式懸匾開張,至今已有一百餘年的歷史。當時吳裕泰茶棧以倉儲、運輸、批售為主。
「吳裕泰」是北京著名商標,「吳裕泰牌茶葉」是北京市名牌產品。公司的產品多次在國內國際評比中獲獎,並先後榮獲「中國商業名牌企業」、「全國商業質量管理獎」、「中國商業信用企業證書」、「中國特許優秀企業管理創新獎」、「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店」、「全國食品優秀龍頭企業」、「北京市模仿集體」、「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
6
|
竹葉青
![]() |
四川省峨眉山竹葉青茶業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是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全國著名的名優茶生產企業。目前定點茶園和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近40萬畝,年生產各類名優綠茶3600噸。十餘載的風雲礪煉,使竹葉青業已成為集茶園栽培管理,初制生產,精製加工,產品研發,茶文化觀光旅遊及進口貿易為一體的經濟實體,營銷網絡遍布北京、上海、天津等國內一線城市,並出口到日本、北非、歐洲、美國等海外市場,備受海內外消費者親睞。
|
7
|
天福
![]() |
天福茗茶是中國領先的傳統中式茶產品企業,從事各類茶產品的銷售及營銷以及產品理念、口味及包裝設計的發展。我們的主要產品為茶葉、茶食品及茶具,並通過自有及第三方零售門市及專賣點的全國性網絡出售該等產品。就獨家出售我們產品的自有及第三方零售門市及專賣點數量而言,我們在中國所有品牌傳統中式茶產品公司當中擁有最大的銷售網絡,而我們的「天福」品牌為在中國消費者中享有最高品牌知名度的品牌之一。
|
8
|
張一元
![]() |
北京張一元茶葉有限責任公司一直秉承「誠信為本」的古訓,以「金般品質、百年承諾」為經營理念,以」打造中國茶葉第一品牌、弘揚國飲「為目標。1994年在福建重新建立了自己的生產基地——閩東張一元茶葉有限公司。張一元茉莉花茶選用上等原料並採用獨特的加工工藝,以其「湯清、味濃,入口芳香,回味無窮」的特色,深得國內外茶客的歡迎,使得老字號張一元蜚聲海內外。
|
9
|
白沙溪
![]() |
湖南省白沙溪茶廠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為湖南省白沙溪茶廠(國有),沿革承接於一九三九年,湖南省建設廳委派茶葉管理處副處長,留學國外的農學士彭先澤.字孟奇先生組建的湖南省磚茶廠,迄今已有七十餘年的悠久歷史。白沙溪近一個世紀以來風雨兼程,秉承「質量第一,顧客至上」的宗旨,發揚「團結、務實、誠信、創新」的精神,堅持「資源成就責任、能力成就實力」的企業使命,奉行「精誠攜手、共贏天下」的經營理念,傳承、開拓、創新、發展,逐步走上了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
10
|
蕭氏
![]() |
宜昌蕭氏集團涉足茶葉生產、加工、銷售、科研為一體,跨農特產品、茶葉精深加工、商貿、物流、品牌策劃多領域為一體,是一家擁有16個全資和控股分子公司、8個參股分子公司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擁有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一家,中國馳名商標品牌一件,湖北省著名商標品牌兩件。企業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國家茶葉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下設茶葉加工廠70家,直接輻射標準化茶葉基地30萬畝,帶動宜昌四縣兩區茶農20萬人,按照「茶農員工」管理理念,落實訂單收購合同,
帶動區域茶農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