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日益重視,低溫奶作為乳製品中的重要品類,其市場份額近年來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本文將詳細分析低溫奶市場的整體規模、市場細分、競爭格局以及區域分布,並對2025年低溫奶市場份額進行展望。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低溫奶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來,中國低溫奶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21年,低溫奶市場規模已達到428.2億元,同比增長13.1%。這一強勁的增長勢頭預計將持續至2025年,屆時市場規模有望突破700億元大關。在乳製品類目中,儘管低溫奶的市場份額相對較小,但其逐年上升的趨勢不容忽視。特別是在2023年12月至2024年11月期間,低溫酸奶的市場份額達到19%,同比增速高達13%;而低溫純牛奶的市場份額也為5%,同比增速為2%。這些數據充分表明,低溫奶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低溫奶市場主要包括酸奶、奶酪、低溫巴氏奶和風味奶四大品類。其中,酸奶作為行業龍頭,占據最大市場份額,且增長穩定。奶酪市場則隨著消費者對進口奶酪認可度的提高而逐年擴大,呈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低溫巴氏奶以其新鮮口感和營養健康的特點,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市場份額持續增長。而風味奶則通過創新口味和包裝,滿足了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成為市場中的一股新興力量。
在低溫奶市場中,國內品牌與國際品牌並存,競爭日益激烈。國內品牌如伊利、蒙牛、光明等,憑藉對本土市場的深刻理解以及強大的產品研發和市場營銷能力,在酸奶、低溫巴氏奶等領域占據領先地位。而國際品牌如達能、雀巢等,則憑藉其品牌影響力和產品創新,在奶酪、風味奶等領域市場份額逐年提升。這些品牌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和服務水平,贏得了消費者的信賴和喜愛。
中國低溫奶行業區域市場分布呈現出東強西弱的特點。東部沿海地區和一線城市由於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消費能力較強,低溫奶市場需求旺盛,市場份額占據全國半壁江山。特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低溫奶消費量位居全國前列。低溫奶市場分析指出,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區市場潛力巨大。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這些地區的低溫奶市場增速較快,未來有望成為新的增長點。
綜上所述,低溫奶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飲食需求的不斷提升以及國內外品牌競爭的加劇,低溫奶市場份額將持續擴大。未來五年,特別是到2025年,低溫奶市場有望突破700億元大關。在這一過程中,市場細分和產品創新將成為推動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各品牌應抓住機遇,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和服務水平,以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共同推動低溫奶市場的繁榮發展。
隨著乳製品行業發展進程的不斷加速,我國乳製品產業布局也發生了一些變化,2017年我國乳製品企業布局分析詳情如下。
《全國奶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奠定了今後5年我國奶業發展的總體方向。「十三五」奶業規劃從奶源、物流、加工、監管等多方面對於中國乳製品行業整個產業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未來中國乳企能夠在奶源建設、品質安全、研發配方等方面均有突破,同時實現乳業健康生態循環的養殖模式。
隨著乳製品行業競爭的日益激烈,乳企開始爭奪上游市場,在增持國內最大原奶供應商現代牧業之後,蒙牛乳業在日前舉行的特別股東大會上宣布,準備全額要約收購現代牧業。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低溫奶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顯示,隨著國家出台政策支持低溫產業發展,奶源再次得到高度重視。如今,全國性和區域性乳企均在加快布局,搶占低溫奶和高端奶市場。
繼增持現代牧業股權後,蒙牛又欲要約收購現代牧業。在業內看來,蒙牛此舉是為低溫奶戰略轉型做鋪墊,預計其下一步將發力巴氏奶等低溫產品。
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谷繼承此前指出:「2015年,全國原奶產量達3900萬噸,其中低溫奶增長迅速,占液態奶的比重已經接近三成。隨著低溫奶產業發展不斷完善,未來低溫奶將持續快速增長。」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經營低溫奶產品的企業數量已經超過了400家,並且區域龍頭乳企的低溫奶增速達到了20%左右。
由於保質期短、對冷鏈運輸設備要求高,低溫巴氏奶的原料奶必須就近取得,且銷售半徑也只有300公里-500公里。據媒體統計,目前低溫巴氏奶以城市奶及地方品牌為主,例如北京地區的三元、華東的光明、西南市場的新希望、廣東地區的燕塘乳業、東北的輝山等。在低溫酸奶方面,蒙牛、伊利、光明三大乳業巨頭則占據全國六成市場。
蒙牛方面表示,收購現代牧業的其中一個目的是要發展低溫奶。目前,中國內地低溫奶市場與常溫奶銷售比例是1:4,而其他已開發國家市場已達到1比1,內地市場仍有發展空間。收購現代牧業後,由於兩家公司的協同效應多,如在下游產品、上游質量檢測等,可改善蒙牛和現代牧業在上游業務的利潤,以及讓公司的乳製品定位更清晰。
蒙牛公共事務部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此次增持,將有助於進一步確保高質量的上游奶源供應,助力蒙牛發展低溫業務;補充蒙牛的中高端產品線,鞏固蒙牛在高端乳製品品類的市場領導地位。」
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認為,隨著國家出台政策支持低溫產業發展,奶源再次得到高度重視。蒙牛要轉型發展低溫產業,必須要有優質而且具有一定分布性的奶源基礎,現代牧業對蒙牛而言是一個較好的標的,增持現代牧業可以更好地控制現代牧業,進而打造符合蒙牛未來發展的現代化奶源基地。
奶粉新政對嬰兒配方奶粉註冊作出明確要求,對於進入中國市場的品牌與配方數量加以限制,2018年1月前為過渡期。在應對配方註冊的同時,乳企紛紛瞄準細分市場,推出高端、超高端產品,搶在過渡期內布局市場空白。
其他細分領域增長同樣迅速。在中老年奶粉領域,目前已有300多個品牌在市面上銷售,2016年品牌量增長約六成。部分乳企還盯上了液態奶市場。
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低溫奶和高端奶市場增速很快,而原奶供應優質穩定是其成功的基礎。如今,全國性和區域性乳企均在加快布局,加強對上游奶源的掌控力,以搶占低溫奶和高端奶市場。
在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看來,蒙牛乳業看準時機一舉增持現代牧業,便是其進一步掌控上游優質奶源的重要戰略。而在蒙牛收購現代牧業之前,伊利股份已於2016年10月發布公告稱,出價52.9億港元收購中國聖牧37%的股權,布局上游原奶領域。
事實上,從2016年開始,受原奶價格下跌的衝擊,國內原奶上市公司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但這並沒有阻擋乳製品企業向上游布局的腳步。除傳統的乳業巨頭外,區域性乳業也在利用產業鏈優勢加碼低溫奶產品。
據媒體報導,日本朝日集團近期公布,將出售山東朝日綠源農業高新技術有限公司和山東朝日綠源乳業有限公司,出售對象為新希望集團旗下的新希望乳業。有乳企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事實上,從這幾年發展數據看,低溫奶增速比常溫奶快,包括歐美等地都在發展低溫奶。常溫奶保質期長,製作工藝和低溫奶不一樣。而新希望的定位就是打造「中國鮮奶第一品牌」。
目前,低溫奶產業更是得到了政策的扶持。近日,農業部網站刊發農業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五部委聯合印發《全國奶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該規劃明確表示支持加工企業自建、收購、參股、託管養殖場,提高自有奶源比例,強調加強乳品質量安全監管。
從當前乳企布局形勢來看,奶源問題依舊是各大乳企爭奪的重點,我國低溫奶產業利好政策不斷,發展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