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桂圓生產國,產量穩居世界第一。2023年中國桂圓產量達到198萬噸,約占全球總產量的50%。這一數據充分體現了中國在全球桂圓產業中的重要地位,以下是2025年桂圓行業現狀分析。
《2025-2030年中國桂圓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來,中國桂圓的栽培面積和產量均呈現增長態勢。2023年,中國龍眼栽培面積達到418.8萬畝,同比增長1.5%;產量達到了227萬噸,同比增長12.6%。栽培面積的擴大為產量的增長提供了基礎,而種植技術的提升、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氣候條件的適宜等因素,共同推動了產量的快速增長。
廣西是全國第二大龍眼主產區。2023年,廣西龍眼種植面積達130萬畝,龍眼產量69萬噸,面積產量均居全國第二位。目前,平南全縣95%以上的龍眼實現了初級加工,其中精深加工比例超過31%,產品類型涵蓋龍眼糕、龍眼酒、桂圓肉、桂圓飲料等,先後創建「紅心牌」「仙珠牌」等5個廣西著名品牌。
廣東的茂名、陽江、惠州、廣州等地區桂圓種植面積大,產量高。其中,高州龍眼有著種植歷史久、品質優、規模大、產業強等核心優勢,種植面積33.04萬畝,年產量22.73萬噸。高州龍眼種植面積、產量均居全國之首,年產量占廣東的五分之一,約占全國的十分之一,被譽為「中國金牌龍眼之鄉」。
目前,中國桂圓主要分布于海南、廣東、廣西、福建、四川和雲南等省區。這些地區氣候條件適宜桂圓生長,且種植歷史悠久。其中,廣西、廣東、福建等省份是桂圓的主要產區,其產量在全國占據重要份額。
品種改良:我國桂圓品種多達一定數量,優質品種面積占比逐漸提高。桂圓行業現狀分析指出,通過品種改良,提高了桂圓的產量和品質,滿足了市場對高品質桂圓的需求。
產期調節:桂圓突破產期調節技術,實現周年生產和供應,緩解了上市集中度高、供應周期短的問題,提高了市場的穩定性。
加工產品多樣化:桂圓不僅可以鮮食,還可以加工成龍眼乾、龍眼蜜、龍眼酒等多種產品,大大提高了其附加值。桂圓加工產品的多樣化滿足了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提高了桂圓行業的市場競爭力。
總之,隨著出口市場的增加和國際貿易的便利化,桂圓將更深入地進入國際市場,與國際同行展開競爭。中國桂圓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未來出口市場將進一步擴大。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桂圓,又稱龍眼,是我國重要的熱帶水果之一,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深受消費者喜愛。我國桂圓種植歷史悠久,分布廣泛,以下是2025年桂圓市場規模分析。
《2025-2030年中國桂圓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中國桂圓市場近年來穩步增長,預計未來幾年內,市場規模將以每年5%-8%的速度增長,到2028年有望達到更高水平。
廣西桂圓市場規模龐大,不僅包括鮮果銷售,還有大量的桂圓乾、桂圓肉等深加工產品。在鮮果市場方面,廣西本地的消費市場對桂圓的需求量較大,同時還有大量的鮮果銷往國內其他地區。在深加工產品市場,廣西的桂圓肉、桂圓膏等產品在國內市場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市場份額。
廣東桂圓市場規模巨大,是國內桂圓消費的主要市場之一。廣東人對桂圓的消費需求旺盛,不僅在鮮果上市季節大量購買鮮食,還會購買桂圓乾、桂圓肉等用於煲湯、煮粥等日常飲食。此外,廣東的桂圓加工產業也十分發達,桂圓罐頭、桂圓果酒等加工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一定份額。
目前,海南桂圓市場規模相對較小,主要以鮮果銷售為主。海南本地的消費市場對桂圓的需求有限,大部分桂圓鮮果銷往國內其他地區。由于海南桂圓的品質優良,在市場上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價格相對較高。
消費者對桂圓認知度和接受度的提高,桂圓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大。桂圓市場規模分析指出,企業可以通過加強品牌建設、拓展銷售渠道等方式,提高桂圓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例如,加強與電商平台的合作,開展線上銷售,擴大產品的銷售範圍。
國際貿易的便利化,桂圓將更深入地進入國際市場,與國際同行展開競爭。企業需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提升中國桂圓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和競爭力;同時,加強與國際同行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動桂圓產業的健康發展。
政府對農業產業的扶持政策為桂圓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桂圓產業的發展,包括品種改良、種植技術提升、市場開拓等。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制定了桂圓產業提升行動方案,明確了產業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加大了對桂圓產業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展望未來,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桂圓等高品質水果的市場需求持續增長。特別是在節假日和冬季,桂圓市場需求量明顯增加。
桂圓,作為一種具有悠久歷史和重要經濟價值的水果,在我國南方多地廣泛種植,深受消費者喜愛。2025 年,桂圓行業在技術推動下不斷發展,種植、加工、銷售等環節均發生顯著變化。深入探究桂圓行業技術現狀,對其產業鏈進行全面分析,對推動桂圓產業持續進步意義重大。
瀘州市作為四川省乃至全國重要的桂圓生產基地,在桂圓產業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其桂圓種植面積達 824300 公頃,在全國桂圓生產版圖中面積廣闊。瀘州桂圓栽培歷史長達 2000 多年,源遠流長的種植傳統為產業發展積累了深厚底蘊。自 20 世紀 90 年代起,瀘州市重點發展晚熟桂圓產業,在銀行貸款和市財政支持下,種植面積擴大至 5333 公頃,逐步形成產業帶,成為全國最大的晚熟桂圓基地。到 2008 年,瀘州市桂圓栽培面積達 7920 公頃,年產量約 15000 噸,在四川省內,其桂圓種植面積和產量占比均超過 95%,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種植規模與產量優勢:瀘州市桂圓種植規模宏大,在瀘縣、江陽區和龍馬潭區等地形成明顯產業集群。多個鄉鎮建成千頃以上桂圓生產基地,成功創建農業農村部熱作標準化生產示範園。瀘縣作為全國桂圓優勢區域布局重點縣,種植面積和產量位居全國前列,為產業鏈發展提供堅實基礎,穩定的產量為產業後續加工、銷售等環節提供充足原料保障。
品種與技術創新:瀘州桂圓品種豐富多樣,通過良種高換技術引入 「秋香」「醇香」「翠香」 等優質品種,提升了桂圓品質,延長上市期,有效緩解銷售壓力,提高產品售價。同時,積極探索 「輪換掛果」 等新技術,保障桂圓產量和品質穩定,為產業發展注入技術活力。
品牌建設與市場拓展:瀘州桂圓產業鏈完整,涵蓋種植、採摘、加工到銷售各環節。深加工產品如桂圓乾、桂圓果酒、桂圓酵素等豐富市場供給,提高產品附加值。「瀘州桂圓」 榮獲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稱號,享有 「中華名果」「中國名優果品金質獎」 等諸多榮譽,知名度和美譽度高。藉助電商平台、短視頻平台等線上渠道以及參加農產品展銷會,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
果農技術與管理短板:部分果農種植技術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導致桂圓品質不穩定、產量下降。且種植缺乏統一規劃,各鄉鎮、各村種植品種差異大,部分區域品種單一、老化,影響品牌效應形成,消費者難以區分不同品種桂圓,不利於產品市場推廣。
加工與冷藏能力不足:瀘州桂圓加工技術落後,深加工產品較少,以家庭種植、經營為主,缺乏實力強勁的龍頭企業帶動。保鮮、加工和冷藏能力不足,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致使部分採摘後的桂圓無法及時儲存或加工,影響品質和經濟效益,降低商品附加值。
品牌影響力與國際競爭力待提升:儘管 「瀘州桂圓」 品牌有一定知名度,但與國內外知名桂圓品牌相比,在品牌建設和營銷方面仍需加大投入,品牌影響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在國外市場競爭力較弱,限制產業國際化發展。
各地在桂圓及相關水果產業發展中積累諸多寶貴經驗。有的地區通過實現標準化栽培管理,調整產業布局和品種結構,延伸產業鏈,培育合作組織,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改善生產和銷售情況,提高產業附加值,增加果農收入。有的地區加強產業規劃,引進專業技術人才,增強市場風險意識,提升產業專業化水平,推動產業良好發展。還有地區通過建設規模化標準園,延伸產業鏈,構建品牌體系,升級園區技術裝備,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提升產業園區發展水平,實現產業集群化。這些經驗為瀘州桂圓產業發展提供參考借鑑,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加以應用。
種植與加工耦合:在桂圓產業發展中,種植與加工緊密耦合至關重要。通過兩者協同,可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在種植環節,果農按照公司要求進行標準化生產管理,確保原料品質。加工環節依據種植產出,採用先進技術加工,實現資源高效利用,提升產品質量,滿足市場對高品質桂圓產品需求。
加工與市場耦合:加工與市場的有效耦合是現代桂圓產業鏈發展關鍵。加工企業需緊密關注市場動態,及時捕捉消費者需求變化,快速調整生產策略,生產符合市場需求產品。例如通過市場調研,了解消費者對桂圓產品口味、包裝等偏好,針對性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市場適應性和占有率。
深加工與食品工業耦合:桂圓產業與食品加工業深度融合,可開發桂圓乾、桂圓膏、桂圓酒、桂圓茶等多樣化加工產品,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食品工業先進技術和設備可提升桂圓加工效率和產品質量,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口味需求。
文化旅遊耦合:桂圓產業與文化旅遊產業結合,舉辦桂圓文化節、建設桂圓主題公園、開發桂圓文化旅遊產品,提升桂圓產業文化價值和知名度。遊客可在文化節和主題公園中了解桂圓種植歷史、文化內涵,參與採摘等體驗活動,促進產業多元化發展。
健康養生產業耦合:桂圓具有較高藥用價值,與健康養生產業耦合,可開發桂圓保健品、養生食品等,滿足市場對健康食品需求。利用桂圓營養成分,結合養生理念,研發適合不同人群養生產品,拓展產業發展空間。
電商平台耦合:藉助電子商務平台,桂圓產業可拓寬銷售渠道,實現線上銷售,提高市場覆蓋率。通過線上平台,打破地域限制,將產品推向全國乃至全球市場。如一些企業與電商平台合作,開展直播帶貨等活動,促進產品銷售。
政府在桂圓產業鏈發展中發揮關鍵引導作用。通過提供資金支持,用於果園基礎設施建設、技術研發等;給予技術支持,組織專家開展技術培訓、指導;進行市場推廣,提升產品知名度,引導產業健康發展。例如,當地政府通過相關政策,助推桂圓產業增產富農。
面對激烈市場競爭,瀘州桂圓需優化市場環境。通過外銷、加工、冷藏等措施拓寬銷售渠道,提升市場競爭力。積極探索新零售模式,如開展線上銷售、社區電商等,提高銷售效率,改善顧客購買體驗,滿足消費者多樣化購物需求。
技術創新是提升桂圓產業鏈競爭力的核心要素。通過良種高換、生產管護、經營模式創新等措施,可有效提升桂圓品質和產量,增加農戶收入。引進先進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推動產業升級。
《2025-2030年中國桂圓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提升瀘州桂圓品牌價值,加大品牌宣傳和推廣力度,可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和信任,提高產品市場認可度和附加值。通過廣告宣傳、參加展會等多種方式,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影響力。
2025年,桂圓行業在技術推動下不斷發展變革。瀘州桂圓產業擁有深厚歷史底蘊、廣闊種植面積和諸多發展優勢,但也面臨果農技術參差不齊、加工冷藏能力不足、品牌影響力有待提升等挑戰。借鑑各地產業發展經驗,通過實施聯產耦合模式,加強產業鏈環節耦合和跨行業耦合,並從政策支持、市場環境優化、技術創新、品牌建設等方面提供保障,瀘州桂圓產業鏈有望實現資源高效利用、產業可持續發展,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在國內外市場取得更大發展空間,推動桂圓產業邁向新高度,為地方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