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 月 13 日,《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GB 17761—2024)即兩輪車行業新國標正式稿落地。這是兩輪車國家標準自 1999 年首次發布、2018 年第一次修訂後的第二次修訂。此次修訂在之前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對行業的規範,引導企業良性競爭,增加了消費者對兩輪車的信任度和接受度。新國標沿襲了 2024 年 9 月發布的徵求意見稿對兩輪車安全的關注,通過對塑料件的控制和電池安全的關注增加安全要求,同時進一步推進標準實用化,放寬了對兩輪車的車重限制至 63 公斤,並優化了定位要求。廠家的過渡期將在 2025 年 9 月 1 日結束,銷售端過渡日期會在 2025 年 12 月 1 日之前結束。
二、兩輪車新國標政策優化,貼合市場需求
此次 「新國標」 的主要導向依然是保證騎行安全和提升產品實用性。相對於 2018 年版本,做出了幾處主要改動:要求電動自行車具備北斗定位、通信與動態安全監測功能;優化了電動機額定功率和最高轉速的測試方法,最高設計車速不超過 25km/h。此外,不再強制要求所有車型安裝腳踏板,但鼓勵安裝後視鏡,更加貼合消費者需求並保護產品的實用性。在時間節奏上,明確規定 2025 年 9 月 1 日舊版本兩輪車的生產將會停止,2025 年 12 月 1 日之後,舊版本兩輪車的銷售將會停止,標誌著兩輪車行業將完全切換到新國標時代。
三、兩輪車行業變革:需求擴容與格局優化
新國標在充分考慮消費者實際使用需要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去掉踏板、再次提高鉛酸車重量、優化測速方法等舉措,尊重了消費者訴求,提高了產品力。疊加兩輪車安全性的提升,有望帶來兩輪車產品行業需求的總體擴容。同時,文件強調的整車智能、塑件占整車重量比重小於 5.5% 等要求將提高產品成本,有望帶來行業的 ASP 提升。此外,「以舊換新」 補貼政策將繼續更大力度推進,進一步刺激兩輪車需求,帶動存量兩輪車進行替換。在生產端,生產企業需具備上游切割、彎曲、焊接等配套能力直接寫入國家標準,對廠商生產能力的篩選更為嚴格,可能直接導致代工廠出清,帶來格局改善。行業將會進入新的高質量競爭階段,走向格局優化,而龍頭企業將會受益。
四、兩輪車行業發展的風險因素與投資策略
風險因素方面,需要關注總體消費能力低於預期、新國標正式稿頒布後的執行力度低於預期、符合新國標產品的消費者接受程度低於預期以及尾部品牌出清速度低於預期等情況。投資策略上,此次新國標修訂會進一步增強消費者對於兩輪車產品的信心,配合以舊換新補貼,行業有望迎來量價齊升。新國標正式稿頒布後帶來的行業門檻提高將利好龍頭企業,龍頭企業憑藉其在對政策的響應能力和產品疊代能力的優勢,在新國標正式稿落地後將進一步拓展市場份額。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油價一直上漲,許多人的出行方式都改變了,兩輪車行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01億元,以下是2023年兩輪車行業概況及現狀。
兩輪車在我國覆蓋了多個場景,在不同生活、工作情境下為使用人群提供了實用性、便利性,是解決中短距離交 通出行需求最重要的代步工具之一,剛需屬性明顯。
我國兩輪車行業已步入成熟期,2022年保有量約為3.4億輛,新增需求空間有限。兩輪車行業概況及現狀指出,2019年隨著「新國標」政策的實施,行業需求重振,2019-2022三年複合增長率提升至8.39%。
在需求方面,新冠疫情對兩輪車市場的影響並非完全負面,因為它推動了在線食品服務和即時配送等若干領域的發展,其中對兩輪車的需求顯著增長,乃由於其在最後一英里快遞和即時小件貨物交付方面的便利性。
在個人出行方面,越來越多大眾也接納使用兩輪車,以避免公共運輸的感染風險。然而,在供應方面,由於製造設施的關閉或供應鏈不再運作,大規模封鎖可能會對兩輪車的生產產生不利影響。
目前,兩輪車的市場規模在700-800億元之間,未來5年內預計會突破千億元。兩輪車行業概況及現狀指出,隨著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滲透,兩輪車搭載智能化軟硬體與數據交互傳輸系統,具備車輛智能、車控智能以及數據智能的電兩輪車將更加受歡迎。
進入2023年,隨著大量城市電動車新國標過渡期結束,兩輪車換購又將迎來一輪小高峰;此外,在節能減排、碳達峰、綠色出行等政策指引及產業鏈上下游發展助推下,兩輪車市場依舊擁有較大的增長潛力。
兩輪車包括兩輪自行車、兩輪摩托車、兩輪電動摩托車等產品。兩輪車行業概況及現狀指出,此次兩輪車首個基於用戶真實駕駛工況的續航測試標準的發布,相比企業常用的等速法更加嚴苛,將有望終結兩輪車虛標亂象,給消費者真實續航承諾,引領行業技術升級和標準完善。
業內人士表示,標準化在推進新時代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當前,隨著兩輪車行業的快速發展,標準已成為促進行業規範化和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展望未來,輕量化、智能化的兩輪車將更受消費者歡迎,預計2023年我國兩輪車市場規模將保持增長的趨勢,本土兩輪車企業將擴大企業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