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社交媒體是信息傳播的工具,更是一個多人參與、互動和建立聯繫的虛擬空間。社交媒體成為當下市場的主流,產品類型和形式也逐漸多樣化。以下是2024年社交媒體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2023-2028年中國社交媒體行業項目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全球社交媒體活躍用戶數量已突破50億大關,這意味著接近三分之二的全球人口經常使用社交媒體。在社交平台用戶數量排行榜上,Meta公司旗下的Facebook憑藉其龐大的21.9億用戶群穩居榜首,占據了顯著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後的是Instagram,擁有16.5億用戶,位居第二。TikTok則以15.6億用戶的規模排在第三位。
當下中國的社交媒體不再僅僅滿足用戶即時通訊的需求,還承載了在線支付和數字視頻等等的多元功能,不斷刷新著中國用戶日常溝通、購物和娛樂的體驗。社交媒體購物正在蓬勃發展,市場增長率高達50%,並將逐漸超過傳統的電子商務。新冠疫情極大的促進了網上購物的迅速普及,除了傳統的購物網店和平台外,網上社交媒體也越來越多地進入電子商務市場。Instagram或抖音(TikTok)等社交媒體的商品銷售額將在2023年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
社交媒體行業發展現狀分析顯示隨著5G時代的來臨,在原有用戶基礎上,中國移動社交平台產品的創新將進一步釋放社交價值。其次,隨著政策推動和大眾對社交效率的要求越趨提升,真人社交需求得到激發。真人社交能幫助用戶解除移動社交身份顧慮,同時助推婚戀等社交需求效率。
社交媒體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提到廣告模式這是目前最為普遍和主流的商業模式。平台通過用戶數據分析,精準投放廣告,獲取廣告收入。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平台主要通過廣告收入維持其盈利模式。廣告投放通過目標用戶群體的精準定位,提高廣告效果,從而吸引更多廣告主。
社交電商是近年來社交媒體發展中的新興商業模式,特別是在中國市場,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等紛紛布局電商業務,通過社交互動與電商購物相結合,創造出「內容+電商」的新模式。平台通過引導用戶瀏覽內容、參與互動來促進消費,短視頻、直播帶貨等形式迅速成為主流,發展迅猛。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社交媒體行業也在不斷創新和進化。人工智慧在社交媒體行業的應用日益廣泛,主要體現在內容推薦、智能客服、用戶行為分析等方面。通過AI技術,平台能夠精準分析用戶興趣和行為,推薦個性化的內容和廣告。同時,AI還可以幫助平台進行內容審核,快速識別不良信息和違法內容,維護平台的健康生態。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正在逐漸滲透到社交媒體平台中,提升用戶體驗。比如,Snapchat和Instagram引入的AR濾鏡,已經成為用戶日常社交互動的一部分。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可能會出現更沉浸式的社交互動體驗。
總體看來,社交媒體市場目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和技術的不斷創新,社交媒體的未來無疑充滿了無限可能。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社交媒體是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涵蓋了從個人日常交流到全球新聞傳播的各種功能。社交媒體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有著很大影響力。以下是2024年社交媒體市場分析。
2022年全球社交媒體平台市場容量分別為25491.43億元(人民幣)。《2023-2028年中國社交媒體行業項目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預計全球社交媒體平台市場規模在預測期將以33.79%的CAGR增長並預估在2028年達148426.88億元。2024年初全球社交媒體用戶已突破50億大關,年增長率達到5.6%。社交媒體平台活躍度Facebook月活躍用戶有30.3億。YouTube月活躍用戶約25億。Instagram具體月活躍用戶數未提及,但提到其廣告受眾總數。
印尼社交媒體平台暢銷商品比例排行榜中,消費者在社媒平台購買最多的商品是服裝,占比高達61%。越南社交媒體電商市場調查報告中,社交媒體平台占第二,比例達到63%。六款社交應用在土耳其市場上取得了顯著成績,其中有四款應用在土耳其的收入占比高於下載占比。
隨著全域經營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再著眼於某幾個社媒平台,而是儘可能全平台、全渠道、全鏈路覆蓋。利用不同平台的特點和優勢,實現價值傳播的多元化。隨著「Z世代」用戶的不斷湧入,過去以「信息交流」為主要功能的社交網絡開始重構,社交平台紛紛朝著新技術、新方向、新模式「破圈」。社交媒體市場分析資料顯示,62.99%的用戶希望認識興趣相同的朋友,分享生活占比62.13%,抒發情緒占比58.47%。
社交媒體市場分析指出情感營銷是營銷方式中效果最為突出但也最不易的,需要以用戶情感傾向為依託,不僅把產品送到用戶手中,更要走到他們的心裡,與用戶產生心靈上的契合與共鳴,情感消費時代產品本身具備的優質因素已經不是在競品中殺出重圍的唯一關鍵所在,明確產品能為用戶滿足的情感需求才能獲得更多的認可。
社交媒體平台的龐大用戶基礎使得品牌可以迅速傳播,增加曝光度,幫助品牌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社交媒體為品牌提供了一個與消費者直接互動的渠道。通過發布內容、評論互動、開展調查或舉辦活動,品牌可以增強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繫,提高客戶參與感。社交媒體不僅是品牌宣傳的渠道,更是推動銷售的工具。通過精確的定向廣告和購物功能,企業可以直接促使消費者在平台上完成購買行為。
社交媒體的普及使得企業能夠接觸到廣泛的受眾。通過社交平台,品牌可以快速獲取大量潛在客戶。社交媒體的廣告系統可以精準地根據受眾的興趣、行為、地域等多維度進行定向投放,使得廣告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與傳統廣告不同,社交媒體允許用戶與品牌直接互動,企業可以實時了解消費者的反饋,並進行快速調整。
綜上所述,社交媒體市場營銷是一種動態的、靈活的營銷方式,能夠幫助品牌在數位化時代獲得廣泛的曝光、提高客戶互動、促進銷售轉化。
傳統媒體漸行漸遠 ,社交平台百家爭鳴 。曾經,電視、廣播、印刷媒體是人們最主要的休閒娛樂方式,但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與普及,傳統媒體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更多的人選擇線上的娛樂方式,溝通交流等通信工具也逐漸向線上轉移。在這個背景下,社交平台應運而生,孕育社交娛樂新方式,QQ、微博、人人、陌陌、微信等社交平台相繼成長起來,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場景。2017年中國社交媒體十大品牌排行榜分析如下:
1.微信
微信是騰訊公司於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式,微信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作業系統平台通過網絡快速發送免費(需消耗少量網絡流量)語音簡訊、視頻、圖片和文字,同時,也可以使用通過共享流媒體內容的資料和基於位置的社交插件「搖一搖」、「漂流瓶」、「朋友圈」、」公眾平台「、」語音記事本「等服務插件。
微信提供公眾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搖一搖」、「搜索號碼」、「附近的人」、掃二維碼方式添加好友和關注公眾平台,同時微信將內容分享給好友以及將用戶看到的精彩內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截至2013年11月註冊用戶量已經突破6億,是亞洲地區最大用戶群體的移動即時通訊軟體。
2.QQ空間
QQ空間(Qzone)是騰訊公司於2005年開發出來的一個個性空間,具有博客(blog)的功能,自問世以來受到眾多人的喜愛。在QQ空間上可以書寫日誌,上傳用戶個人的圖片,聽音樂,寫心情,通過多種方式展現自己。除此之外,用戶還可以根據個人的喜愛設定空間的背景、小掛件等,從而使每個空間都有自己的特色。當然,QQ空間還為精通網頁的用戶還提供了高級的功能:可以通過編寫各種各樣的代碼來打造自己的空間個人主頁。
QQ空間是由騰訊公司(Tencent)出品,騰訊公司成立於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綜合服務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國服務用戶最多的網際網路企業之一。成立十年多以來,騰訊一直秉承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的經營理念,始終處於穩健、高速發展的狀態。公司主要產品有IM軟體、網路遊戲、門戶網站以及相關增值產品。
3.微博
北京微夢創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為新浪微博的獨立註冊公司,於2010年10月11日在北京海淀區註冊。
2014年3月27日晚間,新浪微博左上角的LOGO悄然更換,原有的「新浪」二字消失不見,卻而代之的是更大字號的「微博」字樣。截止目前,「新浪微博」稱謂已經使用4年多時間。
2014年3月15日,新浪微博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上市申請文件,計劃融資5億美元,邁出了上市的重要一步。招股書顯示,新浪微博的機構股東中,新浪集團持1.4億股,占比77.6%;阿里巴巴持3489萬股,占比19.3%。招股書中,新浪微博名稱為「Weibo Corporation」,LOGO上的文字也僅有「weibo」字樣。
有分析指出,新浪微博更名為微博,主要就是要淡化「新浪」色彩,而凸顯其作為一家社交平台公司的獨立性,這也有助於得到投資人的認可。
雖然微博不僅包括新浪微博,還有騰訊、搜狐、網易、人民、和訊等,但此次「新浪微博」改名「微博」,似乎在論證整個微博市場現在已經是新浪的天下。
4.百度貼吧
貼吧即百度貼吧,是百度旗下獨立品牌,全球最大中文社區。貼吧的創意來自於百度執行長李彥宏:結合搜尋引擎建立一個在線的交流平台,讓那些對同一個話題感興趣的人們聚集在一起,方便地展開交流和互相幫助。
貼吧是一種基於關鍵詞的主題交流社區,它與搜索緊密結合,準確把握用戶需求,為興趣而生。
截止2014年初,貼吧已突躍10億註冊用戶,810多萬個興趣貼吧,日均話題總量近億,瀏覽量超過21億次。
貼吧的使命是讓志同道合的人相聚。貼吧的組建依靠搜尋引擎關鍵詞,不論是大眾話題還是小眾話題,都能精準地聚集大批同好網友,展示自我風采,結交知音,搭建別具特色的「興趣主題「互動平台。貼吧目錄涵蓋社會、地區、生活、教育、娛樂明星、遊戲、體育、企業等方方面面,是全球最大的中文交流平台,它為人們提供一個表達和交流思想的自由網絡空間,並以此匯集志同道合的網友。
貼吧客戶端是方便吧友通過手機快速訪問貼吧,隨時隨地瀏覽愛逛的貼吧,
優先享用快速優質的工具(一鍵簽到等);同時體驗更潮流的移動網際網路功能、享受LBS帶來的樂趣(貼吧群聊等),相比網頁版,節省70%的流量。
5.人人網renren
人人網前身為校內網,成立於2005年,是中國領先的實名制的SNS網絡平台。通過每個人真實的人際關係,滿足各類用戶對社交、資訊、娛樂等多方面的溝通需求。
2009年8月4日,將旗下著名的校內網更名為人人網,社會上所有人都可以來到這裡,從而跨出了校園內部這個範圍。人人網為整個中國網際網路用戶提供服務的SNS社交網站,給不同身份的人提供了一個互動交流平台,提高用戶之間的交流效率,通過提供發布日誌、保存相冊、音樂視頻等站內外資源分享等功能,搭建了一個功能豐富高效的用戶交流互動平台。
2013年7月,人人網開心農場下線,這款偷菜小遊戲,曾在2009年紅遍大江南北、巔峰時期擁有上億用戶。
2013年11月,陳一舟在沉默多日之後,通過內部郵件「澄清謠言」。陳一舟坦言,最近幾個季度人人網的業績不令人滿意,在項目的把控力和優先級判斷上都需要反思,並稱人人遊戲必須放慢擴張的節奏,但終極目標還是力爭獨立上市。
人人網剛建立的時候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是限制具有特定大學IP位址或者大學電子郵箱的用戶註冊,這樣就保證了註冊用戶絕大多數都是在校大學生。用戶註冊之後可以粘貼自己的照片,撰寫日誌,簽寫留言等。該網站鼓勵大學生用戶實名註冊,上傳真實照片,讓大學生在網絡上體驗到現實生活的樂趣。但在發展後期,這種模式已經不適應人人網的發展和網絡環境,人人網做出了轉型。
人人網已發展成為整個中國網際網路用戶提供服務的SNS社交網站,給不同身份的人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互動交流平台,大大提高了用戶之間的交流效率降低了用戶之間的交流成本,通過提供發布日誌、保存相冊、音樂視頻等站內外資源分享等功能搭建了一個功能豐富高效的用戶交流互動平台。
6.朋友網
朋友網,原名QQ校友。是騰訊公司打造的真實社交平台,為用戶提供行業、公司、學校、班級、熟人等真實的社交場景。2011年7月5日,騰訊公司正式宣布旗下社區騰訊朋友更名為朋友網。
朋友網3.0版推出獨特的天氣主題動態皮膚,打開朋友網首頁,系統會根據所在城市的天氣動態更換背景皮膚,不管那裡是萬里無雲的晴天、溫潤清爽的雨天、淡淡憂鬱的陰天還是千里冰封的雪天,來到朋友網都能感受到別無二致的親切和自然。
7.豆瓣douban
豆瓣的發起者發現,對多數人做選擇最有效的幫助其實來自親友和同事。隨意的一兩句推薦,不但傳遞了他們自己真實的感受,也包含了對你口味的判斷和隨之而行的篩選。他們不會向單身漢推薦育兒大全,也不會給老媽帶回赤裸特工。遺憾的是,你我所有的親友加起來,聽過看過的仍然有限。而且,口味最類似的人卻往往是陌路。
如果能不一一結交,卻知道成千上萬人的口味,能從中間迅速找到最臭味相投的,口口相傳的魔力一定能放大百倍,對其中每一個人都多少會有幫助。豆瓣隨著這一個願望產生。豆瓣不針對任何特定的人群,力圖包納百味。無論高矮胖瘦,白雪巴人,豆瓣幫助你通過你喜愛的東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後通過他們找到更多的好東西。
8.知乎
知乎是一個真實的網絡問答社區,社區氛圍友好、理性、認真,連接各行各業的精英。他們分享著彼此的專業知識、經驗和見解,為中文網際網路源源不斷地提供高質量的信息。
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中關村園區內的網際網路創業公司,公司核心產品知乎(zhihu.com)是一款社會化問答產品。知乎自 2011 年 1 月 26 日上線以來,迅速成為國內網際網路的高成長產品,吸引了李開復、馬化騰、徐小平、雷軍等業界領袖入住,並通過一年的發展,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知識分享,知識社交領域排名第一的網站。在上線的前兩年,知乎採用邀請制註冊方式。2013年3月,知乎向公眾開放註冊。不到一年時間,註冊用戶迅速由40萬攀升至400萬。
一個人大腦中從未分享過的知識、經驗、見解和判斷力,總是另一群人非常想知道的東西。知乎的使命是把人們大腦里的知識經驗和見解搬上網際網路,讓彼此更好地連接。「知乎(ZhiHu)」一詞本意「你知道麼」,不僅生動地體現了其問答屬性,而且取詞文言文,顯得古典優雅,大方得體。知乎網不同於百度知道或者新浪愛問這類即問即答網站,而是建立起了社會網絡,期望以關係社區形式來幫助用戶找到更好的問題和答案。
9.美拍
美拍是美圖秀秀出品的最火的短視頻社區。全球首創MV特效,普通視頻一秒變身唯美韓劇、清新MV、懷舊電影…
美拍iPhone版上線僅1天,即登App Store免費總榜第一!香港、澳門、台灣、馬來西亞等多個地區總榜第一,用戶可以在App Store、PP助手免費下載體驗。2014年5月全球iOS應用下載排行榜中,美拍下載量排名第一,席捲亞洲; 2014年12月,美拍榮獲2014年度App Store 年度應用。
美圖公司成立於2008年,是中國領先的移動網際網路平台公司,圍繞著「美」創造了美圖秀秀、美顏相機、美拍、美圖手機等一系列軟硬體產品,讓「顏值」文化深入人心。截至2015年7月22日,美圖公司移動端產品的用戶總數已達到12億,覆蓋了7.5億台移動設備。
2014年,公司完成A、B、C三輪融資,融資總金額3.6億美元,C輪融資後公司估值20億美元。
美圖公司也開始邁向國際化步伐。目前,除了總部廈門外,美圖還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台北、新加坡、洛杉磯、矽谷等建立了分支機構。
2015年7月22日晚,美圖公司在北京舉辦「美圖產品發布會」,共發布三款新品,都延續了「美」的基因:讓人變美的女性休閒遊戲「美美小店」、一秒拍出歐美范的新一代潮流自拍app「潮自拍」以及夜間自拍神器「美圖M4」智慧型手機哆啦A夢特別版。
10.天涯論壇
天涯社區自1999年3月創立以來,以其開放、包容、充滿人文關懷的特色受到了全球華人網民的推崇,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以論壇、博客、微博為基礎交流方式,綜合提供個人空間、企業空間、購物街、無線客戶端、分類信息、來吧、問答等一系列功能服務,並以人文情感為特色的綜合性虛擬社區和大型網絡社交平台。2008年天涯啟動開放平台戰略,並開始構建天涯生態營銷體系,研發成功了新一代網絡廣告產品,是中國社區營銷的領航者。
目前,天涯社區每月覆蓋品質用戶超過2億,註冊用戶超過9000萬,擁有上千萬高忠誠度、高質量用戶群所產生的超強人氣、人文體驗和互動原創內容,天涯社區一直以網民為中心,滿足個人溝通、表達、創造等多重需求,並形成了全球華人範圍內的線上線下信任交往文化,成為華語圈首屈一指的網絡事件與網絡名人聚焦平台,是最具影響力的全球華人網上家園。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社交媒體十大品牌排行榜,想要了解更多相關社交媒體品牌排名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社交媒體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社交媒體正在改變人們分享新聞的方式,已經成為消費者打發時間的方式之一,以下是2022年社交媒體行業市場分析。
截至2022年1月,全球社交媒體用戶超過46.2億,相當於全球總人口的58.4%。在過去一年,有4.24億新用戶加入社交媒體,相當於平均每天新增100多萬個。社交媒體行業市場分析指出,在過去一年中,人們平均每天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接近2.5個小時,並且以每天2分鐘的速度逐漸延長。
社交媒體的發展和普及為用戶帶來了一個開放自由的交互平台。而當社交媒體和手機等智能終端交織在一起時,便誕生了一種新型的社交環境,即移動社交媒體。移動社交媒體除了具有傳統社交媒體的特點外,還呈現出移動化、便捷化和智能化的特徵。移動化和便捷化使得用戶在網絡環境下可以隨時隨地地進入APP參與交互。基於大數據分析的智能化,也進一步提升了用戶使用移動社交媒體的體驗感。
數據顯示,我國社交媒體平台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421.7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926.5億元,其中社交媒體平台廣告業務收入從2015年的140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981.1億元;社交媒體平台增值服務及遊戲業務收入從2015年的281.7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945.4億元。社交媒體行業市場分析預計,2022年我國社交媒體平台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334.3億元,其中:增值服務及遊戲1104.8億元,廣告收入1229.5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社交媒體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打破社交互動的界限,在各垂直領域拓展用戶市場,其中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類社交媒體飛速興起,逐漸發展為網際網路行業的新風口。社交媒體的市場被不斷重構,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其未來健康有序的發展要依靠全方位的內容優化與技術創新。
隨著主要平台如字節跳動、騰訊、百度的視頻功能不斷增強,可以預計,未來幾年內,視頻高需求量將持續增長。
2022年將是「元宇宙」的一年。抖音將成為最優秀的社交網絡平台。到2022年,抖音可能會超過Instagram。Instagram一直是最好的社交網絡平台之一。他們可能會在2022年實現新功能,目的是面對抖音平台的強勢來襲,留住他們的用戶。原創自製內容將成為內容編輯計劃的關鍵。社交媒體行業市場分析指出,傳統平台將會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內容創作者而不是品牌上。
在Z一代人(Z一代:通常指1996年以後出生的孩子,「Z一代」尚未出生就成了網絡註冊用戶,他們常手拿電子玩具蹣跚學步。)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社交媒體內容將以娛樂用戶為目標,就好像它是一種逃避社交環境的療法。
5G網絡帶來的高質量、低延遲特性,勢必會大大提升移動社交的產品體驗和以及玩法的升級,而AI 技術使得不同的社交模式具有可行性。未來,隨著5G + AI 技術的持續創新,社交產品場景將更加豐富和新穎,有望重塑用戶的社交行為鏈條。
綜合來看,我國社交媒體行業已經發展的很成熟了,也將為公眾防疫做出貢獻,預計行業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以上就是2022年火電行業產業布局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