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已成為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4月28日,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系統會暨醫藥行業統計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全面總結2024年工作成效,並對2025年重點工作進行部署,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已形成以鄭州、新鄉為核心,多個地市為支撐的發展格局。2024年,全省在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加快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培育優質企業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2025年,將重點推進八項工作:提升產業鏈群能級、促進產業科技創新融合、推動製造業數位化綠色化轉型、加強優質企業培育、打造中國消費名品方陣、完善醫藥行業信息統計、引導企業應對關稅衝擊、提升企業安全風險管控能力。這些舉措將有力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鏈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夯實現代化產業體系根基。
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已形成鮮明的地域特色,各地市結合自身優勢,走出差異化發展道路。新鄉、商丘、駐馬店等地在產業發展中積累了寶貴經驗,通過優化產業布局、強化政策支持、完善配套服務等措施,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全省17個省轄市、濟源示範區、航空港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商產業發展大計,為區域協同發展注入新動能。
河南省現代醫藥產業聯盟成立一年多來,在推動產業鏈合作、促進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2024年,聯盟圍繞中藥現代化、生物藥研發、高端製劑等方向開展技術攻關,累計完成產學研、技術人才等合作項目10餘項,有效推動了創新成果的產業化應用。下一步,聯盟將重點開展三方面工作:深入調查研究企業面臨的共性問題,構建常態化政企溝通機制,強化省域品牌建設,推動更多河南創新藥械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
醫藥行業信息統計工作是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近年來,河南省不斷完善醫藥統計體系,為科學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撐。會議期間,相關專家就醫藥信息統計工作進行了詳細講解,幫助醫藥企業及時、準確進行信息填報,為產業發展提供數據支持。
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正以"中原速度"向價值鏈高端攀升,通過產業鏈群能級提升、區域協同發展、創新成果轉化、統計體系完善等多措並舉,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隨著各項重點工作的深入推進,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必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期港股市場表現活躍,三大指數集體收漲,其中生物醫藥板塊表現尤為亮眼。隨著創新藥市場的快速發展和國際合作的深化,生物醫藥行業正迎來新的增長機遇。本文將從生物醫藥、半導體等多個板塊的市場表現出發,分析其背後的驅動因素及未來趨勢。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3月27日,港股生物醫藥概念股集體走強,信達生物在財報發布後大漲超17%,成為市場焦點。財報顯示,2024年公司總收入同比增長51.8%至94.2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其中,產品收入為82.3億元,同比增長43.6%。這一強勁增長主要得益於公司在腫瘤領域的領先地位,以及核心產品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的持續放量。
此外,中國創新藥市場規模在2024年已突破1.13萬億元,預計到2030年將接近2.3萬億元。近年來,國內創新藥企業不斷融入國際市場,多款創新藥達成高額海外授權交易,顯示出國內研發實力得到國際認可,行業高質量發展趨勢日益明顯。
同日,港股半導體晶片股也表現不俗,龍頭中芯國際漲幅超4%,華虹半導體漲超2%。行業數據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半導體(不包括存儲器)庫存天數環比增加8天至116天,較歷史中位數高出22天,但較2023年同期有所改善,表明行業庫存正常化進程正在穩步推進。
市場分析認為,半導體行業的復甦得益於終端客戶需求的回暖,以及企業資本支出計劃的穩步推進。中芯國際管理層預計,2025年市場表現將優於去年,資本支出計劃也將按預期實施,這為行業長期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除生物醫藥和半導體外,港股其他板塊表現分化。餐飲股普遍上行,海倫司、海底撈漲幅超6%,奈雪的茶漲超4%。能源板塊中,石油股和燃氣股也表現不俗,顯示出市場對能源需求的樂觀預期。
然而,有色金屬股則集體回調,五礦資源跌超5%,江西銅業股份跌超4%。電力股、軍工股和重型機械股也部分走低,反映出市場對相關行業短期前景的謹慎態度。
總結
整體來看,港股市場在3月27日呈現出震盪上行的態勢,生物醫藥和半導體板塊成為市場的主要驅動力。生物醫藥行業憑藉創新藥的快速發展和國際化合作,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半導體行業則在庫存正常化和需求回暖的推動下穩步復甦。展望未來,隨著市場環境的進一步改善,這些板塊有望繼續引領港股市場的增長。
製藥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與風投基金成立聯盟已經是大勢所趨。以下的Top 12按照製藥巨頭和大型生物科技公司投入的總金額排列。
12個風投大多數是在過去兩年完成的,反映了製藥業越來越熱的趨勢——與風投聯姻可以省去之前內部研發數以億計的美元。據生物醫藥行業調查報告調查顯示,值得注意的是,有3個製藥巨頭參與了不止一個聯盟:GlaxoSmithKline(葛蘭素史克)參與了5個;默克參與了2個;Amgen參與了2個。
製藥巨頭都將最大的賭注放在了與風投聯姻上,希望讓新藥更快通過臨床試驗和審批。
不過,金額最大的聯盟卻不是由製藥巨頭主導,而是俄國的國有企業Rusna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