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全球體育消費需求持續增長,中國體育用品企業正通過深化國際合作與精準市場開拓,在海外市場中尋求新增長點。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近期啟動的海外考察行動,為行業提供了對接東協國家需求的重要窗口,展現了中國製造在技術、產品和服務上的競爭優勢。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體育用品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為推動中國體育用品企業拓展海外市場,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組織專業團隊前往印度尼西亞、越南開展深度調研。通過實地走訪與產業對話,考察團系統梳理了東南亞市場發展現狀及潛力領域,重點聚焦體育器材、運動服飾等產品的市場需求變化趨勢。這一行動旨在搭建精準對接平台,幫助國內企業快速觸達海外買家資源,形成「走出去」與「引進來」的雙向合作機制。
數據顯示,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等國憑藉龐大的人口基數和日益活躍的體育消費需求,正成為中國企業的重點布局區域。這些國家年輕化的人口結構推動了健身器材、運動裝備等品類的持續增長,同時對智能化體育產品的需求也在快速上升。聯合會調研發現,東南亞市場不僅存在傳統產品的增量空間,在運動健康服務、賽事配套等領域同樣蘊含創新合作潛力。
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通過組織海外展會、行業論壇等多樣化活動,為民營企業搭建了高效對接渠道。例如,針對性地在目標市場舉辦專業採購會,將國內企業的技術優勢與當地市場需求精準匹配;同時建立常態化信息共享機制,動態追蹤東南亞國家政策調整及消費偏好變化。這些舉措有效降低了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時間成本和風險係數。
隨著合作深化,中國體育用品業正通過技術輸出、產能協作等方式賦能東協夥伴。聯合會推動的不僅是產品出口,更注重在研發設計、品牌運營等環節實現資源互補。例如,針對東南亞國家對本土化定製產品的偏好,國內企業靈活調整生產策略,開發適配當地氣候與文化特色的產品線,進一步鞏固市場競爭力。
總結而言,中國體育用品業通過精準布局東南亞市場,在開拓海外空間的同時深化了國際合作層次。以聯合會為紐帶的產業協同模式,不僅加速了技術、資本和人才資源的雙向流動,也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未來隨著區域合作機制不斷完善,中國體育用品企業有望在全球產業鏈中占據更加主動的戰略地位。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國際貿易格局深度調整的背景下,中國體育用品行業正以穩健步伐拓展全球市場。2024年數據顯示,我國體育用品出口總額達283.96億美元,同比增長6.77%,健身器材、運動裝備等品類持續走俏海外市場。面對國際市場需求復甦與新興市場的潛力釋放,中國企業通過產業鏈優化、技術創新和品牌升級,構建起兼具韌性與競爭力的全球化發展路徑。
在山東青島即墨區某大型工業園內,自動化生產線晝夜運轉,健身器材訂單持續流向歐美市場。2024年我國健身器材出口額達50.47億美元,同比增長22.13%,連續兩年保持增長態勢。這一成績的背後是完整產業鏈的支撐——從螺絲釘到跑帶,從零部件生產到成品組裝,超過200家供應商共同構建起高效協同體系。企業通過優化生產工藝和供應鏈管理,將交貨周期縮短至行業平均水平以下,以穩定產能與成本優勢贏得國際客戶青睞。
技術革新正重塑中國體育用品的全球形象。某知名廠商研發的新型羽毛球採用"改性尼龍植毛架"工藝,在耐用性和性價比上實現雙重突破,其生產效率提升40%,訂單已覆蓋70多個國家和地區。數據顯示,我國體育用品出口貿易中加工貿易占比降至20%以下,一般貿易占比超70%,反映出從代工製造向品牌輸出的轉型成效。通過專利技術積累與設計研發能力提升,企業逐步將"中國製造"轉化為"中國智造"的價值優勢,在國際賽事官方用球、運動服飾等高端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新興市場的爆發式增長為行業注入新動能。2024年我國對東協國家體育用品出口額同比增長13.4%,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整體增速達9.6%。某人造草坪企業通過在新疆霍爾果斯和貴州六盤水布局生產基地,將物流成本降低25%,成功打開中亞與東南亞市場。行業專家指出,東南亞、中東及拉美地區體育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年均增長超10%,為運動場地建設、裝備採購等環節帶來廣闊空間。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正通過海外展會、區域性貿易對接等活動加速企業"走出去"步伐,計劃2025年在杜拜、印尼等地舉辦多場國際博覽會。
【總結展望】
從生產製造到品牌塑造,從傳統市場到新興區域,中國體育用品行業以產業鏈韌性為根基,以技術創新為引擎,在全球化進程中持續釋放增長動能。隨著出口額向300億美元量級邁進,企業正通過差異化競爭策略與本地化運營深化國際合作,不僅滿足全球消費者對運動裝備的多樣化需求,更在競技賽事、文化體驗等領域構建起"體育用品+"生態體系,書寫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體育用品,就是在進行體育教育、競技運動和身體鍛鍊的過程中所使用到的所有物品的統稱。
在歷經兩三年整體行業景氣下行後,在政策東風勁吹、各種賽事興起、國民健康意識抬頭以及「網際網路+」大背景下,全民健身熱度的不斷升溫為中國體育娛樂用品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容量。據數據顯示,2016年11月我國體育、娛樂用品類商品零售類值69.7億元,當月同比增長24.8%。
以下為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我國體育、娛樂用品類商品零售類值:
2016-2021年中國戶外體育用品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顯示:受益於中國大眾體育運動的升級,體育產業迎來快速發展,國內體育品牌經歷2012-2013年的下滑,以及2014年的築底回升之後,進入2015年復甦的態勢愈發明顯,漸漸從庫存去化的泥沼中走出來,行業進一步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