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食用植物油作為日常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安全備受關注。為規範生產經營行為,保障消費者權益,相關部門近期部署開展食用植物油突出問題排查整治行動,重點打擊摻雜摻假、以次充好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市場秩序穩定和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植物油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此次行動重點針對食用植物油市場中存在的摻雜摻假、以次充好、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及虛假標註等問題。特別是低價冒充高價、過期精煉後冒充新油等行為,成為排查整治的核心目標。通過嚴格監督原料採購、進貨查驗、投料、出廠檢驗等環節,確保生產經營全過程合規合法。對查實的違法違規行為,將依法從嚴處罰,形成有效震懾。
為確保食用植物油質量安全,相關部門將加強生產經營貫通檢查,從源頭到終端實現全鏈條監管。重點檢查企業是否嚴格執行原料採購標準、是否規範進行投料和出廠檢驗等關鍵環節。通過強化監管力度,杜絕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切實保障消費者權益。
在加強監管的同時,相關部門鼓勵消費者通過全國12315平台舉報線索,共同參與食用植物油市場秩序的維護。通過社會監督與行政監管相結合,構建多方共治格局,進一步提升市場透明度和規範性。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在業、存續狀態的食用油相關企業超過25.1萬家。其中,2025年截至目前新增註冊相關企業約1.2萬餘家。從區域分布來看,廣東省以超過3.9萬餘家食用油相關企業位列第一,江蘇省和山東省分別擁有1.7萬餘家和1.5萬餘家相關企業。此外,涉及司法案件的食用油相關企業約占總數的3.76%,表明行業整體合規性仍有提升空間。
總結
此次食用植物油突出問題排查整治行動,通過聚焦重點問題、加強全鏈條監管、鼓勵社會監督等多措並舉,旨在規範市場秩序,保障產品質量安全。未來,隨著監管力度的持續加強和社會共治格局的不斷完善,食用植物油市場將朝著更加健康、規範的方向發展,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安全、更優質的飲食保障。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植物油是在壓榨或溶劑提取過程中從植物的種子、果實或種子中提取出來的,是一種重要的食用油和工業原料,以下是2024年植物油市場前景分析。
《2024-2029年中國植物油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全球植物油市場規模約為3518億美元,反映了植物油在人們日常飲食中的廣泛應用以及全球人口對於健康和均衡飲食的重視。
未來幾年全球植物油規模有望繼續保持增長態勢。這主要得益於人口增長、經濟發展、營養需求、健康意識和環保觀念的提升等因素的共同推動。
數據顯示,2018年到2023年,我國植物油行業市場規模由2243.0億元增長至3918.4億元,期間複合增長率為11.8%。
預計2024-2028年,我國植物油行業市場規模將由4024.8億元增長至4479.6億元,期間複合增長率為2.7%。這表明我國植物油市場在未來幾年內將保持相對穩定增長態勢。
植物油市場按產品類型可分為大豆油、菜籽油、棕櫚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等。不同類型的植物油在市場需求和價格上存在差異。
目前,植物油在食品加工業中有廣泛應用,包括麵包店、糖果店、家庭烹飪、商業烹飪等領域。這些領域對植物油的需求不斷增長,為市場規模的擴大提供了動力。
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增強,對健康食品和天然成分的需求上升。植物油市場前景分析指出,植物油作為天然、營養豐富的食用油,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
對動物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健康顧慮增加,植物油作為更健康的替代品,其市場需求在全球範圍內持續增長。
植物油是許多加工食品的重要原料,隨著全球食品工業的擴展和多樣化需求,對植物油的需求也在增加。
植物油在生物燃料生產和工業用途中的應用也在增加。例如,生物柴油的生產使用了大量的植物油作為原料。
植物油的生產趨向於更加可持續和環保,例如採用可再生能源和減少碳足跡的生產方式。這種趨勢在消費者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下越來越重要。
總之,植物油市場在未來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行業內的企業需要面對的挑戰包括市場競爭、可持續生產要求和消費者偏好的變化。有效利用技術創新和市場機會,將有助於企業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取得成功。
植物油之大豆油的色澤較深,有特殊的豆腥味;熱穩定性較差,加熱時會產生較多的泡沫。
據海關統計,2015年1-7月滿洲里口岸進口食用植物油3772.6噸,比上年同期(下同)增加1.6倍,進口貨值0.2億元,增長0.8倍。
全部進口至俄羅斯。2015年7月滿洲里口岸進口食用植物油2569.2噸,達近兩年來最高點,同比增加1.9倍。同時,月度進口均價從2014年上半年開始震盪走低,到2015年7月進口均價每噸5064.3元,為近兩年最低點。
主要以邊境小額貿易方式進口。2015年1-7月滿洲里口岸以邊境小額貿易方式進口食用植物油3712.9噸,比去年同期增加1.6倍,占同期滿洲里口岸該類產品進口量的98.4%;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食用植物油59.7噸,去年同期無此類貿易方式,占1.6%。
民營企業獨占鰲頭,增長迅猛。2015年1-7月滿洲里鐵路口岸民營企業進口食用植物油3733.0噸,增加1.6倍,占同期滿洲里口岸該類產品進口量的98.9%;外商投資企業進口39.6噸,占1.1%。
內蒙古本土企業占領市場,領軍進口市場。2015年1-7月滿洲里口岸進口食用植物油企業中,內蒙古企業進口3750.9噸,增加1.6倍,占同期鐵路口岸該類產品進口總量的99.4%;湖南、北京企業進口21.7噸,占0.6%。
近年來,隨著國內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進口食品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大,為俄羅斯食品進入我國市場提供巨大空間。與此同時,國內市場各種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消費者已經對眾多食品失去了信心,如地溝油事件讓國內居民對國產食用植物油產生一定的質疑,對進口食用植物油的需求上升,促進食用植物油的進口。
盧布持續貶值,為食用植物油進口提供商機。盧布貶值的大背景下,進口食品利潤空間進一步擴大,給國內企業帶來更多商機,刺激了其加大進口力度。而且受盧布貶值的影響下,出口食品利潤逐步縮小,促使很多出口企業改行開始嘗試進口食品。
食用植物油市場價格差異小,促進食用植物油進口。目前很多俄羅斯食用植物油在國內的批發銷售價格與國內各大品牌的同類規格的植物油相差不大。以 5L裝俄羅斯產葵花籽油為例,其批發價格為50元到60元左右,與同規格的國內品牌葵花籽油價格差距不大,甚至要低於國內的價格。且國內頻頻爆出食用植物油轉基因及地溝油問題,也促使消費者在購買時傾向於購買進口食用植物油,從而促進食用植物油進口。有關更多植物油的行業資訊信息請查看植物油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盈利價值預測報告。
相關建議:一是進口企業應抓住商機,努力擴大國內市場,增大俄羅斯進口食用植物油的宣傳,增強企業影響力;二是加強風險管控,與檢驗檢疫部門建立長期聯繫,對進口食用植物油開展風險評估,為進口食用植物油安全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張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