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重点企业分析报告主要是分析光伏行业内领先竞争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主要的分析点包括:
1)光伏行业重点企业产品分析。包括企业的产品类别、产品档次、产品技术、主要下游应用行业、产品优势等。
2)光伏行业重点企业业务状况。一般采用BCG矩阵分析方法,通过BCG矩阵分析出光伏在该企业中属于哪种业务类型。
3)光伏行业重点企业财务状况。分析点主要包括该企业的收入情况、利润情况、资产负债情况等;同时还包括该企业的发展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等。
4)光伏行业重点企业市场占有率分析。主要是调查统计分析各个企业该业务占光伏行业的收入比重。
5)光伏行业重点企业竞争力分析。通常采用SWOT分析方法,用来确定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
6)光伏行业重点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策略分析。包括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研发动向、竞争策略、投融资方向等进行分析。
光伏行业重点企业分析报告有助于客户了解竞争对手发展以及认清自身竞争地位。客户在确立了重要的竞争对手以后,就需要对每一个竞争对手做出尽可能深入、详细的分析,揭示出每个竞争对手的长远目标、基本假设、现行战略和能力,并判断其行动的基本轮廓,特别是竞争对手对行业变化,以及当受到竞争对手威胁时可能做出的反应。
国金证券认为,光伏产业链景气修复持续进行时,玻璃4月盈利水平有望继续大幅改善,测算头部电池片产能已实现盈利,各地新能源市场化交易新政紧锣密鼓制定中;重申4月内板块将迎来对需求侧悲观预期的修正、以及股价对基本面右侧的追赶。
近期,光伏行业消息不断。3月以来,硅片价格在分布式需求拉动下上涨,行业库存维持低位;电池片环节因G12R组件排产占比提升,价格连续五周上涨;光伏玻璃受组件开工率提升带动,3月库存天数环比明显下降,价格持续上行。 上海有色网SMM数据显示,分布式TOPCon组件182、210、210R三种型号价格均创下近期新高,达到0.757元/瓦至0.767元/瓦不等。 业内普遍认为,光伏产业链的涨价,与“抢装潮”有关。1月底、2月初相关部门接连公布光伏发电和新能源电价相关规定,4月30日之前并网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可以全额上网,享受较高的补贴电价;而4月30日之后并网的项目,则只能选择自发自用或部分上网模式,无法再进行全额上网销售。从5月31日起,新投产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原则上全部电量进入电力市场交易,通过竞价形成电价,并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通过“多退少补”差价结算稳定收益预期,不再享受国家补贴。为争取原有政策红利,企业纷纷赶在这两个节点前抢装,拉动光伏产品需求激增。 根据集邦咨询最新调查,中国政策刺激光伏产业整体需求,组件供给出现紧张气氛,预期3月和4月的需求将出现小高峰,可能顺势带动第二季度产业链价格上升,尤其是分布式光伏项目将于第二季度达到装机高峰。(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