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2019年1月份,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3.23万亿元,同比多增3284亿元。
贷款多增的主要原因:一是贷款投放本身有季节性因素。银行普遍有“早投放,早收益”、争取“开门红”的经营传统。从历史规律看,1月份是全年贷款投放最多的月份,2018年1月新增贷款为2.9万亿元,是当年贷款投放最多的月份,今年1月新增贷款情况与去年同期情况类似。
二是表内贷款多增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表外融资的减少。2018年以来,表外融资明显收缩。表内贷款多增,可对冲表外业务萎缩的影响。其中有一部分表内贷款还承接了原有的表外融资需求,这有利于保持货币和融资总量的平稳增长。
三是货币政策传导边际改善。2018年尤其是四季度以来,人民银行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解银行信贷供给存在的约束,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包括:推动银行发行永续债,改善资本对银行投放信贷的实质性约束;综合运用定向降准、中期借贷便利(MLF)、再贷款、再贴现等措施,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在缓解部分银行面临的流动性约束的同时,设计激励相容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扩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研究推动利率逐步“两轨合一轨”,疏通央行政策利率向信贷利率的传导,缓解利率约束;推动商业银行改善内部政策传导。
1月份票据融资显著增加,支持了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个别企业通过票据贴现和结构性存款套利,只是短期的少数行为,不是票据融资增加的主要原因。总体看,1月份贷款处于合理水平,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
更多金融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金融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