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近日批复同意全通教育牵头承建互联网教育系统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该项目预计总投资超过8000万元,建设周期为3年。借此契机,在线教育行业有望获得跨越式的发展,而对于承建这次项目的全通教育来说,也是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
2017年,对于全通教育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虽然如今股价震荡,市值也在底部区域反复徘徊,但实际上,在此期间,全通教育一直在苦练内功,而承建互联网教育系统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也有望让全通教育重出江湖,再一次成为市场的焦点。
事实上,2015年全通教育股价的大幅飙升,并非没有原因。其中,对于全通教育自身的发展而言,就从2015年开始服务公立学校,并积极抓住2015年的主战场,积极谋求转型的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15、2016年,全通教育的发展转型进程明显提速。其中,在2015年,全通教育与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发起设立在线教育亿元奖励基金。
2015-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分析及深度调查预测报告显示,在2016年,全通教育提出了Ed-SaaS,公司战略聚焦,“全课云+和教育”双平台推进,将传统的系统项目建设模式转变为服务运营模式。时至今日,全通教育的校园业务已经覆盖15000所学校,330万的关注用户,具有良好扎实的用户基础。同时,全通教育的服务覆盖着全国31个省份以及200多个地市,也与高校共建示范基地,成立了亿元的在线教育基金。
由此可见,这两年,是全通教育转型发展的关键性年份。目前,全通教育的Ed-SaaS业务,已经逐渐成为全通教育的重头业务,而过去多年,全通教育却是以家校互动信息服务作为其重点推进业务,这一变化,实际上也为全通教育的日后发展打开了新的看点。
11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以中国互联网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的身份,现身2017中国互联网论坛教育分论坛。他笑称新东方在境外市场的估值在100多亿美金,全部回归中国市场,市值可与阿里巴巴相匹敌。他表示教育领域一定是百花齐放的,不可能一家独大,他预计,教育领域未来出现的上市公司数量会是任何一个产业中最多的。
俞敏洪指出,从知识传播到互联网革命,获取知识成本从来没有这么低过。原来美国哈佛大学上一堂课2500美元-3500美元左右,现在上课不用花钱,获得知识成本从来没这么低过;知识传播手段没有这么丰富过,无论智能化、有人的、无人的、最优秀老师录成视频还是语音传播技术,提升孩子英语水平、非常好地纠正语音语调的,就都是知识传播的手段。不管进程还是远程的,面对面还是不面对面,都可以利用现在所有技术和互联网的手段,让知识的传授更加迅速,同时让知识传授效率更大地提高。
俞敏洪预言道,教育领域未来出现的上市公司数量会是任何一个产业中最多的。这样的上市公司“可能占据教育的每一个垂直领域,占据教育领域的每个平台、每个方向,每家教育领域公司最后都能达到几百亿人民币或者上百亿美元的市值”。未来能够看到这样的公司在中国有40、50家,教育领域一定是百花齐放的、不可能一家独大。
他表示,堆砌知识的平台已经不是人们追捧的对象,智能化学习系统的探索,没有对教育带来重大影响,但是正在产生影响,这便是为什么大家愿意投入大量的钱对人工智能和教育结合进行开发。互联网技术不等于教育,优质内容是教育的本质,最初搞互联网教育的第一批人不是搞教育出身的,都是互联网出身的,弄懂教育规律用到互联网时间差没了。反过来搞传统教育地面教育的人,倒过来理解互联网跟教育怎么结合,反而理解得更正确,因为他们有基础。
俞敏洪坦言自己是搞英语的,跟互联网没什么关系,但是,“讲究案例法,前有马云,后面俞敏洪也可以玩一玩的”,“更多的公司在蓬勃成长,在某个领域中正和互联网或互联网技术结合,引起教育领域某个垂直领域的革命,慢慢从垂直领域转向生态服务,这是正常现象,”俞敏洪说道。
他还强调,互联网本身不是教育,是为教育服务的,可以多种方式为教育服务。互联网是中性的,教育本身是有目的的,互联网帮助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任何有责任的教育机构应该以学生为前提,把互联网和教育结合,结合一张比较大的网,使学生全面发展得到保证,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方面的发展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