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一线城市土地收入锐减 房地产市场进入存量时代

一线城市土地收入锐减 房地产市场进入存量时代

2018-01-02 09:24:55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时至年末,各地政府推地积极,土地市场迎来一波小高峰,但依旧未能改变全年降温的局面。其中,一线城市降温更为明显。中原地产数据显示,北京今年前11个月的土地成交金额为1680亿左右,与去年同期的2609亿相比,相去甚远。


  与此同时,土地市场整体溢价率下调、流拍创下历史纪录。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土地市场尤其是一线城市的低迷,表明房地产市场的存量时代正在到来。

  1998年起,我国房地产一直处于增量状态,价量齐飞、长期上扬的状态在近两年的政策调控下正在迎来拐点。一线城市作为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特别是北京、上海,事实上在几年前就已经进入了存量时代,二手房交易远超新房,而存量时代的房地产市场如何演变,正在被市场的各方实践和检验。

  1.一线卖地收入下滑

  今年持续紧缩的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了土地市场。

  12月3日,今年前11个月,中国土地出让收入最高的50大城市合计“卖地”收入3.27万亿元,同比上涨7.3%。而去年同期的上涨速度在30%以上,增速明显放缓。

  这样的放缓态势率先在一线城市得以体现。统计显示,北京年内土地成交大约在1680亿左右,截至目前已经成交1558.54亿,同比去年下降41.51%。

  拥有充足的郊区土地供应量的广州,其在今年的土地的出让金额却不足千亿,为930.8亿元,同比下降2.35%。

  土地供应量不足更是深圳的一大弊病。今年前10个月,深圳有4个月土地0交易,其余几个月土地交易也处于低位。在今年前11个月,深圳出让土地397.6亿元,同比下降了11.88%。房企们甚至需要争抢东莞塘厦、凤岗、清溪等这些临深片区的土地。

  同为一线城市,上海又有所不同。截至目前,年内上海土地出让金达到了1715.7亿元,同比上涨了26.96%。据中指院数据,上海去年的土地出让金为1472亿元,这是由去年的供地结构调整等原因所致。

  整体上看,一线城市土地市场降温明显,包括土地交易下滑、流拍率增高、溢价率下调等一系列表现。

  今年三季度,一线城市住宅地价同比增幅连续7个季度收窄,上海、北京分别连续8个和7个季度持续降速。

  今年广州计划供地面积是1561万平米,但截至11月27日,广州已经交易的土地面积仅为580万平方米,仅完成37%,而往年的完成度都在50%-60%之间。

  今年亦是土地频频流拍的一年。中原地产研究中心表示,截至11月29日,一二线城市住宅土地流标282宗,同比增长143%,且是近6年来最高纪录。其中,北京和广州的土地流拍宗数分别为6宗和7宗。而在2017年,北京全年仅流拍了3宗土地。

  “流标的原因非常多,最主要原因是房地产企业资金链压力逐渐增大,而一线城市的限价、限售等政策使得开发商回款压力越来越大。”

  而溢价率方面,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也出现危机,北京和上海分别以同比42.37%和88.51%的下降幅度迅速降温,广州和深圳也以同比上涨2.8%和1.54%的增幅放缓增速。

  与一线城市相对比,二线城市的土地市场整体仍处在上升之中。据统计,前11个月,杭州“卖地”收入达2452亿元,居于全国首位。此外还有郑州、重庆、苏州、武汉等二线城市土地收入也超过了千亿元。

  2.存量时代到来

  历史地看,1998年到2008年,房地产行业进行了长达10年的新一轮建设高峰,城市人口在增长,住房的建设量也在增加。2008年危机之后,“4万亿”救市,房地产又进入了货币推动的加杠杆通道。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已经不缺房子了,这个判断意味着,未来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将主要来自于存量的流通。”。

  2016年和2017年分别有9个和24个城市的二手房交易量超过新房,成为满足住房需求的主要渠道。这个数字在2018年预计将超过40个。

  其中,经过了增量时代的扩张与发展,身居一线的城市或将率先进入房地产行业的存量时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2009年一线城市就已经是存量时代了,“如果单纯从面积角度上来讲的话,供应量早就和以前不一样了,已经是质的变化了。”

  尽管眼前,一线城市因为限竞房等因素,短期上来看新房供应量依旧上涨,“但趋势上来看,现在已经是二手房时代了,从成交结构看,除了广州,其他一线城市都已经是二手房为主了。”

  链家董事长左晖说,过去十年来,我国一线城市房价平均涨幅在5倍以上,二线城市的平均涨幅也可达到3倍,但从目前来看,不动产资产价格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同时,存量时代,意味着租赁市场的发展机遇已经到来。

  新的土地供应、新房供给逐年减少的同时,人口向大城市迁移的步伐没有停止,一线城市高企的房价也促使更多人选择租房;同时,大城市也拥有更多的流动人口,这注定了其租赁市场的活跃。

  以北京为例指出,这两年北京大概有接近40%的人口是租房子住的,未来这个比例会提升到50%左右。

  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新增土地的供应会越来越少,旧城改造又推进缓慢,租赁市场将成为房企必须在此布局的战略。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链家转型贝壳,寄望能在中介服务和租赁等存量市场大展身手;万科也在深圳大规模推进城中村“综合整治”,大力发展租赁。

  除了租赁和中介市场的潜能被业界发现,近年来,各大房企纷纷寻求转型,改变以往疯狂拿地的高周转模式,转而追求多类物业的持有运营,也正在表明他们正在脱离传统的增量开发模式。

  “未来,所有的开发商都要转为开发+运营模式,才能更好地生存,这已经是行业的共识。”深圳一位大型开发商说。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房地产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