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钢铁库存处于低位,钢厂高炉开工率、产能利用率、粗钢日均产量等指标都较高,供给量增加。淡季低库存对现货市场支撑较强,持续高价导致贸易库存偏少,钢厂出厂价维持稳定,以挺价为主。不过,淡季需求减弱预期仍存在,短期现货价格或存在波动。以下对钢铁价格行情分析。
近期期货市场钢材类品种强劲反弹态势得以延续,有市场人士指出,当前钢坯建材库存低位对期现货支撑较强,大幅贴水之下关键价位多头主动增仓挺价拉涨,远月多头集中增仓拉涨修复近远月差价,盘面因此出现强势上涨。展望后市,虽然房地产对钢材的需求转弱,但大型基建项目较多,带来新的支撑,不宜过分看空钢材的淡季行情。
2016-2021年中国钢铁产业市场运行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表明,钢铁需求韧性十足,产量再创新高。6月需求端数据再次维稳,地产、基建数据十分坚挺,地产投资同比增速7.86%,销售面积同比增速21.37%,再次大幅上扬,同样,基建投资同比增速也回升至17.30%高位,显示当前经济韧性十足。不过,供给比需求似乎更加让人印象深刻,6月粗钢日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244.10万吨,韧性的需求与持续的高盈利,造就出强大的市场化增产力量。
客观而言,考虑到中频炉事件带来约6000~8000万吨产量缺口影响,表内粗钢产量1-6月累计同比增速4.6%并不能完全弥补,全口径实际粗钢产量应无显著增长,此外,粗钢产量占比近8成的163家钢厂产能利用率中枢始终低于过往峰值水平亦可佐证。因此,供给确被压制,产量新高应是表内对于中频炉表外产量的加速补充,毕竟有维稳的需求做基础。而现时层面的供需紧平衡格局,也为钢价6月阶段性上涨做好铺垫,随着PMI数据出炉以及流动性好转等利好因素对于预期产生修复,现时与未来良性共振造就期现同涨局面。
结构分化格局逆转,6月初现板强长弱:6月份螺纹期货主力合约累计涨幅8.14%,上海螺纹现货均价相较5月上涨0.61%,而板材走势显然更为强劲,以热轧为例,热轧期货主力合约累计涨幅11.39%,上海热轧现货均价相较5月上涨5.79%。原因在于前期长材盈利高企,铁水资源倾向长材产线导致板材供给收缩,叠加终端库存回补带动板材需求好转所致,这从6月板材库存去化力度强于长材便可得知,而今日公布的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环比上升1.10%,汽车产量增速环比上升4.72%更是强有力的印证。
2017年上半年,中国钢铁产量呈现上升局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1-6月,中国粗钢累计产量41975万吨,同比增长4.6%;中国钢材累计产量55155万吨,同比增长1.1%。
2017年上半年中国粗钢平均日产231.9万吨,较2016年全年平均日产220.9万吨增加了11.0万吨。特别是4月份和6月份粗钢日产屡创历史新高,分别为242.6万吨和244.1万吨。反映在去产能、地条钢取缔过程中,钢铁行业需求向正规产能转移,且在效益好转的刺激下,钢铁企业生产效率明显提升。
2017年随着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和去产能的不断推进,钢铁行业运营环境明显改善,中国钢铁企业利润大幅上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1-5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0258.4亿元,同比增长23.3%;利润总额1053.1亿元,同比增长93.5%。
同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2017年1-5月盈利总额超越去年全年。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17年1-5月重点钢铁企业盈利总额达378.85亿元,超过2016年全年盈利额(331.5亿元),销售利润率则为2.68%,较2016年回升1.36个百分点。
总的来说,2017年钢铁行业整体呈现价格震荡上行、成本相对弱势、钢铁行业利润大幅改观的局面。2017年钢材价格均值保持在3700元/吨左右(2016年均值为2875元/吨),同比涨幅30%左右。下半年在去产能收尾、各项督查推动下,供需关系有望进一步改善,预计下半年国内钢铁市场呈现高位震荡态势;而目前看7、8月份起电弧炉产量释放不及中频炉地条钢取缔量,螺纹钢最高价格或有超越上半年的可能。
更多钢铁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钢铁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