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矿产行业分析报告 >> 2025年萤石行业现状分析:萤石行业将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2025年萤石行业现状分析:萤石行业将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2025-03-21 16:31:26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2025年,萤石作为战略性矿产资源,在多个关键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信息技术领域,其相关产品用于集成电路和半导体的清洗刻蚀;新能源领域,是锂电池正极材料及核燃料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材料领域,其衍生物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光伏发电等高新技术产业。随着这些行业的蓬勃发展,萤石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然而,萤石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资源分布不均、环保压力增大、市场价格波动等问题,都对萤石资源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构成威胁。深入研究萤石行业的发展现状,对保障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萤石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评价的研究背景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萤石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及保障国民经济循环畅通至关重要。国内外学者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领域已开展诸多研究,在风险管理、供应链韧性等方面成果丰富,但针对萤石等小宗矿产资源的研究相对较少。现有关于萤石资源的研究多围绕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等展开,对其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风险评估的量化分析不足,缺乏系统性的应对策略。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萤石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以填补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

  二、萤石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影响因素识别

  萤石资源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源获取、流通和转化三个环节。在资源获取方面,我国虽为萤石储量大国,但储采比仅为10%左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且50%以上的进口来源于蒙古、尼日利亚和南非,进口集中度过高,增加了供应链中断风险。资源流通环节,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2022年萤石价格波动率相比疫情前上涨了20%左右,影响了产业发展和市场稳定。资源转化环节,我国2016年萤石资源综合利用率仅为73%,加工技术水平较低,主要集中于初级、附加值低的氟化工产品生产,限制了国际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二)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对萤石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从资源获取安全、资源流通安全和资源转化安全三个维度出发,构建包含3个一级指标与12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资源获取安全维度涵盖国内保障度、对外依存度、进口集中度和回收利用率等指标;资源流通安全维度包含地缘政治风险、价格波动率、贸易中心度和贸易自由度等指标;资源转化安全维度涉及资源消耗系数、产品附加值率、应用技术竞争力和单位能耗强度等指标。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赋权方法确定指标权重。主观赋权通过对45名相关领域专家问卷调查,运用德尔菲法获得;客观赋权采用熵权法,基于指标数据客观分析计算。最终综合两者权重,得到各指标的综合权重,为后续的安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三、萤石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评价模型

  (一)指标分级和评价

  为消除指标数量级和量纲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将二级指标量化至(0,10]范围内,并参考相关研究对指标进行分级。采用线性加权法,根据各指标权重和分级值计算中国萤石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评价综合指数,以此评估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状况。

  (二)指标障碍度模型

  利用障碍度模型判断影响萤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及影响程度。通过计算各指标偏离评分均值的程度,确定二级指标障碍度,进而加总得到一级指标的障碍度,找出制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关键因素。

  (三)耦合协调度模型

  考虑到资源获取安全、资源流通安全和资源转化安全相互依存、彼此耦合的关系,运用修正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三者的耦合度和综合协调能力。根据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判断三个一级指标之间的耦合协调状态,评估萤石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总体水平。

  (四)数据来源

  选取2001-2023年相关数据进行研究。萤石资源储量和产量数据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专利数据来源于中国专利统计数据库,进出口贸易量、价格等数据来源于联合国贸易数据库,地缘政治风险数据通过世界银行的治理指数计算得来,其余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少量缺失数据采用插值法补齐。

  四、萤石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评价结果与分析

  (一)中国萤石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综合评价

  2001-2023年中国萤石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综合指数介于3.81-7.49之间,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长速度为2.42%。发展过程可分为初始、调整、提升和稳定四个阶段,各阶段受不同因素影响,安全综合指数呈现不同变化趋势,反映出萤石产业发展从初期不稳定到逐步改善、再到面对冲击仍保持较高水平的过程。

  (二)中国萤石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分指数分析

  2001-2023年,萤石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在整体上表现为资源流通安全>资源获取安全>资源转化安全,各阶段各指标变化趋势不同。初始阶段,资源获取安全指标波动大,资源流通安全指标变化影响综合指数,资源转化安全指标稳步上升;调整阶段,各指标均有所提升;提升阶段,资源获取安全指标变化主导综合指数;稳定阶段,各指标虽有下降但整体影响较小,反映出萤石产业在各环节安全性和管理效率的提升。

  (三)中国萤石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障碍度模型分析发现,资源获取安全障碍度先增后降并趋于稳定,资源流通安全障碍度相对稳定,资源转化安全障碍度波动较大。总体而言,资源获取和转化安全的障碍度占据主导地位,是制约萤石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分析二级指标障碍度,回收利用率、单位能耗、应用技术竞争力、进口集中度和产品附加值率是主要障碍因子,反映出萤石产业在能源效率、资源回收、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问题。

  (四)中国萤石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耦合协调度分析

  2001-2023年,萤石资源产业链供应链资源获取安全、资源流通安全和资源转化安全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但整体协调度水平偏低。萤石行业现状分析指出,协调等级从高度失调逐步上升到中度协调,说明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时,不仅要关注各环节独立发展,更要注重三者的协调发展。

  五、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2001-2023年中国萤石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经历了显著变化,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资源流通安全表现相对较好,资源获取和转化安全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是制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主要因素。萤石产业在能源效率、资源回收、技术创新等方面面临挑战,且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协调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为促进萤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应关注供应端风险,完善资源回收再利用机制,加大地质勘探投入,探索替代资源;提升综合利用率,推动高效提炼技术发展,加强低品位萤石资源综合利用研发;降低市场风险性,稳定和拓宽海外获取渠道,积极开拓新的供应渠道,利用战略机遇加强国际合作。通过这些措施,有望提升萤石资源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推动萤石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相关产业对萤石资源的需求。

更多萤石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萤石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