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2025年,动力电池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与变革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兴起,动力电池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韩国作为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的重要参与者,其行业发展状况备受关注。然而,当前韩国动力电池行业的表现却不容乐观,三星SDI股价暴跌、三大电池企业出现营业亏损等现象,凸显出行业正面临的困境。这不仅影响着韩国本土的动力电池产业,也为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变数。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四季度,韩国三大动力电池企业三星SDI、LG新能源和SKOn经营状况不佳,合计录得8416亿韩元(约合42亿元人民币)的营业亏损。其中,三星SDI单季亏损2567亿韩元,LG新能源和SKOn分别亏损2255亿韩元、3594亿韩元。三星SDI的情况更为严峻,2024年其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下滑10.6%,市场份额降至3.3%,落后于LG新能源(10.8%)和SKOn(4.4%)。这一系列数据表明,韩国动力电池巨头在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压力,市场份额的下滑也反映出其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中的竞争力有所减弱。
欧美电动汽车市场需求疲软是导致韩国动力电池行业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欧洲和北美作为韩国动力电池企业的核心市场,市场需求对其发展至关重要。2024年欧盟市场纯电动汽车销量达144.2万辆,同比下降5.9%;美国2024年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7.3%,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特斯拉、美国通用汽车等多家车企销量下滑,纷纷下调电动汽车销量目标,推迟或削减电动化投资计划,使得电池需求的增长动力被削弱,直接影响了韩国动力电池企业的订单量和销售额。
技术商业化滞后也制约着韩国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韩国企业虽在三元锂电池、4680大圆柱电池等领域有技术储备,但部分前沿技术成果未能及时实现商业化落地。随着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迭代,其在能量密度、动力等指标上与三元锂电池差距缩小,还解决了部分冬季“掉电”问题,且支持4C超充。而韩国企业在磷酸铁锂电池转型上进展缓慢,错失了中低端市场的发展机遇,导致市场份额受到挤压。
成本与产能压力同样给韩国动力电池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新能源车企面临成本压力,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成本之一,也面临着严格的成本考验。相比生产成本较高的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更符合当下市场需求。韩国企业在欧美新建工厂使得固定成本激增,可需求不足又导致工厂利用率骤降。2024年三季度,LG新能源电池工厂平均利用率仅为60%,较上年同期的73%明显下降;SKOn的产能利用率更是从2023年的95%大幅减少至46%。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还降低了生产效率,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面对行业的下行压力,韩国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动力电池行业现状分析指出,韩国政府考虑以现金形式直接补偿本土建厂的企业,为企业减轻成本压力,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相关企业也加大投资力度,试图创造新的增长点。三星SDI计划通过发行1180万股股票筹集2万亿韩元,投资与通用汽车的合资工厂,扩大其在匈牙利的电池工厂的产能,并在韩国建立全固态电池生产线。LG新能源所属的LG集团于2024年3月底宣布未来5年投资计划,到2028年将在本土市场投资100万亿韩元,部分资金用于加强电池技术等核心业务。
目前,韩国动力电池企业将技术重心放在以46系列为代表的大圆柱电池上,在相关展览会上展示了最新成果。大圆柱电池在能量密度、输出功率和生产效率上有显著提升,但从长远来看,韩国动力电池企业要想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仍需在技术落地、市场多元化与供应链韧性等方面实现突破。
2025年的动力电池行业正处于复杂的发展阶段,韩国动力电池行业的困境为全球市场敲响了警钟。欧美市场需求疲软、技术商业化滞后以及成本与产能压力等因素,给韩国动力电池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尽管韩国政府和企业积极应对,加大投资和技术研发力度,但未来仍需克服诸多困难。对于全球动力电池行业而言,这也警示着企业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加快技术创新和商业化进程,优化成本与产能管理,拓展多元化市场,增强供应链韧性,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更多动力电池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动力电池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