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无机化工行业分析报告 >> 2025年氟化氢铵行业现状分析:氟化氢铵产品产能利用率高达95%以上

2025年氟化氢铵行业现状分析:氟化氢铵产品产能利用率高达95%以上

2025-04-07 16:16:56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氟化氢铵行业凭借广泛的下游应用,持续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在生产技术上,液相法与气相法各有千秋,行业产能和市场规模稳步扩张,进出口贸易也呈现出增长趋势。下面,将对氟化氢铵行业进行多方面剖析。

2025年氟化氢铵行业现状分析:氟化氢铵产品产能利用率高达95%以上

  一、氟化氢铵:特性与应用广泛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氟化氢铵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氟化氢铵是一种具有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又名酸式氟化铵或二氟化氢铵,为白色或无色透明斜方晶体。其在空气中易潮解、结块,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强酸性,且能腐蚀玻璃,对皮肤有腐蚀性。

  氟化氢铵下游应用行业十分广泛。在采油领域,它能溶解硅石和硅酸盐;在玻璃加工中,可提高清洗效率;在纺织品处理方面,既能除去织物上的碱性物,又能去除铁锈;此外,还可用于制取金属铍、木材防腐、白炽灯生产,以及作为化学试剂、发酵工业的消毒剂和防腐剂等,高纯的电子级氟化氢铵更是在半导体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氟化氢铵生产工艺多元

  目前,国内氟化氢铵主要以氢氟酸和液氨为原料进行生产。依据原料的不同,存在 3 种生产技术:氟化氢 - 液氨法、氟硅酸 - 液氨法、含氟废液 - 液氨法。

  液相法合成工艺设备简单,投资小,工艺条件温和,生产操作易于控制。然而,液相法生产的氟化氢铵产品含水量较高,易结块,难以长期储存。与之不同,气相法生产的氟化氢铵产品含水量低、纯度高、稳定性好,可长期储存,但该方法对工艺和设备要求极高,投资大,生产成本高。

  “氟化氢 - 液氨” 液相法:氟化氢一般采用合格品,液氨采用工业级产品。在聚丙烯反应釜中,先将氟化氢配制成浓度约 50% 的有水氢氟酸,再通入液氨进行反应。反应合格的溶液经冷却、结晶、固液分离、包装,制成氟化氢铵产品。部分企业还会在包装前进行低温气流烘干或添加防结块剂,以提升产品质量和延长储存时间。该工艺同样适用于试剂级产品的生产,只需对原料进行提纯处理。

  “氟硅酸 - 液氨” 液相法:氟硅酸通常来源于磷肥企业和氟化氢企业,液氨采用工业级。生产氟化氢铵时,需加入氟化氢或氢氟酸。氟硅酸在氨化釜内与液氨反应,生成氟化铵与二氧化硅,分离后得到氟化铵溶液,再添加氟化氢或氢氟酸,经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等工序,制成固体氟化氢铵产品。对于氟硅酸中含磷量高的原料,需增加除磷工序。此过程副产的硅胶可用于生产白炭黑或其他硅产品,也可直接出售。

  “氟化氢 - 液氨” 气相法:对原料要求较高,氟化氢需≥99.7%,液氨需≥99.5%。在经过纯化处理后,两者进行反应,生成片状氟化氢铵产品。

  三、氟化氢铵生产成本各有差异

  “氟化氢 - 液氨” 液相法:该方法生产氟化氢铵产品的制造成本为 7506.7 元 / 单位。其中,无水氟化氢和液氨作为主要原材料,成本占比较大,分别为 6300.0 元 / 单位和 810.0 元 / 单位。

  “氟硅酸 - 液氨” 液相法:生产氟化氢铵产品的制造成本为 3008.5 元 / 单位。相较于 “氟化氢 - 液氨” 液相法,由于使用了价格相对低廉的氟硅酸,成本大幅降低。

  “氟化氢 - 液氨” 气相法:生产氟化氢铵产品的制造成本为 8306.7 元 / 单位。因对工艺和设备要求高,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较高,导致总成本上升。

  四、氟化氢铵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行业市场规模:氟化氢铵市场规模随下游行业需求的扩大而增加。2012 年 - 2016 年,中国氟化氢铵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率在 4.9% - 7.5% 之间。2015 年,市场规模为 11.60 亿元,2016 年达到 12.36 亿元,同比增长 6.6%。

  国内生产能力:2015 年,中国氟化氢铵行业产能为 12.20 万 t,2016 年增长至 13.03 万 t,同比增长 6.8%。2012 年 - 2016 年,行业产能利用率均大于 95%,产量也呈现增长态势。2015 年,行业产量为 11.70 万 t,2016 年达到 12.54 万 t,同比增长 7.1%。在此期间,各地区生产的氟化氢铵产品以工业级为主,电子级相对较少。

  产能分布

  两种主要工艺产品产能状况:中国氟化氢铵行业生产企业普遍采用氟化氢 - 液氨法。2012 年 - 2016 年,该方法的产能逐年上升,而氟硅酸 - 液氨法产能虽也有所增长,但占比较小。

  不同用途产能状况:2012 年 - 2016 年,工业级氟化氢铵产能占比较大,且呈上升趋势,电子级产能相对较小,但也在逐步增长。

  产能预测:未来几年,随着行业进入企业的增加,企业产能规模将不断扩大。预计 2017 年 - 2022 年,中国氟化氢铵行业产能增长率在 6% 以上,2022 年产能将达到 20.13 万 t。

  行业市场需求

  2012 年 - 2016 年市场需求情况:受下游需求规模扩大的影响,中国氟化氢铵行业需求量快速增长。2012 年 - 2016 年,需求量增长率在 6% 以上。2016 年,行业需求量为 12.55 万 t,同比增长 6.36%。在各行业中,铝加工行业对氟化氢铵的消耗量最大,达 60000t。

  细分市场分析:从产品用途来看,工业级氟化氢铵需求量较大,但电子级需求量增长速度较快。从地域市场来看,华东和华南地区对氟化氢铵的需求量相对较大。预计 2022 年,中国氟化氢铵行业需求量将达到 19.27 万 t,行业发展空间较大。

  主要用户:氟化氢铵的主要用户涵盖铝型材、磨砂蚀刻、石油等行业,如中国铝业公司山东分公司的铝加工厂、山东金晶(集团)有限公司、胜利油田等。

  氟化氢铵价格:工业级氟化氢铵年平均价格在 5700 元 /t 至 8200 元 /t 之间波动,电子级氟化氢铵年平均价格在 7200 元 /t 至 10000 元 /t 之间波动,且整体呈上升趋势。

  五、氟化氢铵进出口量稳步上升

  进口情况:2015 年,中国氟化氢铵行业进口量为 0.48 万 t,2016 年增长至 0.51 万 t,同比增长 6.6%。

  出口情况:2015 年,中国氟化氢铵行业出口量为 1.59 万 t,2016 年增长至 1.71 万 t,同比增长 7.2%。

  六、氟化氢铵行业前景与风险并存

  未来发展分析:未来几年,随着行业进入企业的增加,企业产量规模将不断扩大。预计 2017 年 - 2022 年,中国氟化氢铵行业产量增长率在 6% 以上,2022 年行业产量将达到 19.54 万 t 以上。

  未来技术开发方向:充分利用磷肥副产的氟硅酸加工成工业用途的氟化铵和氟化氢铵,可实现氟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于医药和电子工业的特殊用途,应积极开发质量更好的产品,气相法是可行途径之一。

  行业风险:

  产能利用率及产品市场增速:氟化氢铵产品产能利用率高达 95% 以上,产品市场增速约 7%,说明产品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且增长潜力较大,投资潜力也较大。

  市场容量:中国氟化氢铵市场容量约 12 万 t,每年出口 1 万余 t,绝对量不大,属氟盐中的中等品种,现已供需基本平衡,容易导致供过于求。

  氟原料来源:中国氟化氢产能和产量居世界第一,市场严重供过于求。氟硅酸来源广泛,数量充足,不存在原料供应问题。

  工艺技术:液相法氟化氢铵生产技术基本没有门槛,有资金就能形成生产力。

  产品物性:氟化氢铵运输的方便性优于其生产主原料液态的氟硅酸。

  产品价值:氟化氢铵工业级价格每吨 8000 多元,电子级价格每吨 10000 多元,附加值较高,容易吸引投资。

  区位:磷肥企业集中的地区副产廉价氟硅酸,而氟化氢铵产品用户相对分散,容易形成产业集群,导致供过于求。

  氟化氢铵凭借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在多个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生产工艺多样,成本和市场表现各有特点。尽管行业目前供需基本平衡,且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利用磷肥副产氟硅酸生产氟化氢铵存在市场机遇,值得关注与探索。

更多氟化氢铵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氟化氢铵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