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政策推动与市场活力双轮驱动下,我国供销社体系正加速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有数十家重点企业通过供销社渠道拓展内销市场,相关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总额突破3.88亿元,展现出供销系统在现代流通网络中的关键作用。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供销社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数据显示,供销社体系内的企业正在深化业务协同。以天禾股份为例,其2025年计划中与关联企业的日常交易规模达3.88亿元,涵盖农资产品供应、仓储物流服务等领域。在区域布局上,辉隆股份聚焦安徽省内农服网络建设,通过巩固供销社传统优势领域持续提升流通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部分企业如敦煌种业表示业务独立性较强,但整体行业正依托供销社遍布城乡的3.2万个基层网点加速资源聚合。
面对外部环境变化,供销系统积极构建"双循环"通道。供销大集通过旗下顺客隆超市、超集好电商平台等载体,为外贸企业提供7天极速入驻服务,在华南地区已设立多个线下体验馆。永辉超市数据显示,其开通绿色通道后两周内即对接超过70家供应链企业,其中不乏向欧美市场供货的头部供应商。据统计,目前包括京东、盒马等在内的30余家商贸领军企业均与供销社体系形成协同,共同搭建覆盖全国的"出口转内销"网络。
面对国际贸易壁垒,供销社相关企业展现灵活应变能力。中农立华通过优化供应链,在保持现有中美洲业务的同时,将新兴市场开拓重点转向南美及东南亚,2024年已实现多国本地化销售突破。辉隆股份的海外布局数据显示,其东南亚业务占比提升至15%,有效对冲了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行业分析表明,依托供销社完善的国内流通体系,相关企业正在形成"内循环托底、外循环升级"的发展新态势。
总结:随着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入推进,供销社体系正通过强化内部协同、拓展外贸通道、优化全球布局等方式释放系统效能。从关联交易数据到渠道创新实践,再到国际市场动态调整,供销社不仅是传统流通网络的维护者,更成为激发消费活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力量。未来在政策持续赋能下,其在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中的战略价值将进一步凸显。
更多供销社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供销社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