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加,建筑行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近年来,木竹混合建筑技术因其在降低碳排放、节约资源和减少能耗方面的显著优势,逐渐成为行业焦点。4月18日,一场关于木竹混合建筑关键技术与应用标准研究的开题会召开,标志着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入新阶段。会议探讨了木结构建筑在国内推广的难点与破局方向,为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建筑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指出,建筑行业作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亟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低碳转型。木竹混合建筑技术因其环保特性,成为推动行业绿色发展的关键。数据显示,木结构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可减少约30%的碳排放,同时木材作为可再生资源,能够有效降低对传统建材的依赖。然而,目前木结构建筑在国内的推广仍面临设计规范、产业支撑、客户认知等多重挑战。
要实现木结构建筑的广泛应用,技术本土化与产业链协同至关重要。首先,需要研发适配国产木材的改性技术,建立标准化预制生产体系及产业化的施工营造体系。其次,产业链各环节需充分协同,从林业种植、加工制造到设计施工,形成完整的产业集群。此外,因地制宜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木结构建筑,将传统木结构建筑文化与民族文化、乡村文化、生态文化相结合,是推动这一技术落地的重要方向。
政策支持是推动木结构建筑发展的关键因素。建议将木结构建筑纳入“双碳”战略,完善相关规范,并在容积率奖励、企业税收减免、消费者财税优惠等方面提供支持。同时,政府可通过建立试点示范项目,如文旅地产、公共建筑(如学校、养老院)等,提升社会对木结构建筑的认知,鼓励和推进其应用。目前,已有多个城市落地了相关核心技术成果,为后续推广奠定了基础。
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不仅关注建造过程,更注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运用产业化技术和数字化工具,打造绿色低碳、环境宜居的“新型全生命周期住宅”,已成为行业共识。在建造上,聚焦智能低碳建造;在交付运维上,应用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是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总结来看,木竹混合建筑技术为建筑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重要方向。然而,其在国内的推广仍需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和产业链协同。通过政策推动、技术本土化、示范项目引领以及智能化管理,木结构建筑有望在未来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选择,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更多建筑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建筑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