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教育行业分析报告 >> 2025年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加大网络安全经费投入

2025年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加大网络安全经费投入

2025-04-25 13:32:26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教育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变革与发展。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智慧教育的发展进程不断加速,为教育带来了诸多创新与便利。然而,与之相伴的是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挑战。网络安全问题不仅威胁着教育信息的安全与稳定,也对智慧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潜在风险。深入了解教育行业网络安全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对于保障2025年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教育行业网络安全现存问题

  (一)信息系统安全漏洞频发

  《十五五教育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自21世纪初教育信息化启动以来,学校陆续构建了众多应用系统,如门户网站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部分系统因无法满足新需求而被弃用,部分则经升级改造后继续使用。但对部分学校和单位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渗透性扫描时发现,相当一部分信息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网络安全漏洞。其中,以OpenSSH、ApacheTomcat、Oracle数据库等组件漏洞为主的系统漏洞,以及以XSS、SQL注入等为主的Web应用漏洞较为常见。这些漏洞可能导致拒绝服务、信息泄露等危害,教育部相关监测预警子系统也通报过一些教育单位网站存在暗链、SQL注入漏洞,以及网站被黑客攻击、主页被篡改等安全事件,充分反映出教育行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较多。

  (二)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差异显著

  学校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在人员和技术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在人员配备上,学校网络安全保障人员大多由信息技术学科老师兼职,极少有专职人员。由于网络安全专业性强,部分重视网络安全的学校会引入第三方服务,但建设单位和运维单位的服务范围往往存在局限性,导致学校网络安全缺乏整体专业性保障。

  在技术防护上,学校之间的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参差不齐。部分防护较好的学校,防护系统涵盖网络防火墙、Web应用防火墙等多个层次,能对网络层、应用层等进行全面防护;而部分防护较差的学校,仅部署了网络层面的安全保障,对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缺乏防护措施,防护功能单一。此外,不同学校发现隐患和处理危机的能力也大相径庭。网络安全保障能力较弱的学校,缺乏主动发现隐患的能力,在处理网络安全问题时多采取被动方式,如先关停服务器、下线业务,在重要时期甚至采取非关键性业务全部下线的消极方案,这不仅影响业务系统正常运行,还可能损害教育部门的服务形象。

  (三)等级保护工作推进缓慢

  我国早在1994年就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规定,但直到《网络安全法》颁布,等保工作才逐步推广开来。在教育行业,国家级、省级应用平台因级别高、应用广泛,相关等级保护工作推进较为顺利。然而,学校层面的等保工作却进展缓慢。这主要是因为学校各类应用系统为满足个性化需求而建设,经费保障不足。等级保护中的测评工作需由第三方专业测评公司完成,测评及后续整改费用较高,学校难以承担,导致学校层面的等保工作存在欠缺。

  二、提升教育行业网络安全的对策

  (一)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监测体系

  网络安全漏洞的产生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针对主观原因导致的漏洞,要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修复存在的安全漏洞,同时定期监测新漏洞的出现,做到第一时间处理。此外,要充分利用教育部的教育行业信息技术工作管理平台监测子系统、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教育移动应用备案等工具,形成互补、并行的工作模式,以实现更高效的监管。

  (二)加大网络安全经费投入

  教育部明确规定,数字校园建设与运维经费应列入教育事业专项资金,并形成合理的经费投入机制。各级财政部门应重视教育行业系统运维和安全管理经费投入,为网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提供资金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可建立本地教育网络安全检测系统,定期对中小学进行系统漏洞扫描,配置流量探针、威胁探针,实时监控网络安全问题,还可安装EDR终端防护中心,加强网络终端设备的安全管理。

  (三)建立系统清理整改长效机制

  2017年,全国教育行业开展的集中网络安全综合治理,对网站和各类应用软件进行清理,关停了部分僵尸系统和低效率应用系统,有效消除了一些安全隐患。鉴于教育行业应用软件不断更新换代,应建立定期清理制度。对于不再使用却仍在外网运行的老系统,以及存在无法修补漏洞的在用老系统,都应及时清理整改,以降低安全风险。

  (四)强化网络安全专业培训

  目前,学校网络安全工作主要依赖信息技术教师。为提升网络安全保障水平,一方面要实行“执证上岗”制度,通过培训使网络安全人员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提高其专业素质。另一方面,要重点加强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各教育单位应根据相关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编制应急预案,并加强培训和演练。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建立网络安全专家库,为安全应急提供专业支持。

  (五)加强师生网络安全宣传教育

  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指出,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对改善教育行业网络安全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应在中小学师生中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引导师生理性用网,掌握防范技巧,养成良好的用网习惯,如谨慎使用存储介质、科学设置密码、不点击不明链接等,从而降低安全风险。

  教育行业网络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关乎智慧教育的健康发展。当前教育行业网络安全存在信息系统漏洞多、保障能力参差不齐、等级保护工作开展率低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需要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监测体系,加大经费投入,建立系统清理整改制度,强化专业培训,加强师生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展望2025年,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实和完善,教育行业网络安全将得到有效提升,为智慧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推动教育行业在数字化时代迈向新的高度。

更多教育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教育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