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2025年,绿色低碳趋势将进一步深化,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数据显示,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预计将达到1.7万亿美元,绿色低碳技术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中国作为全球绿色发展的引领者,将继续在绿色低碳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绿色低碳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绿色低碳转型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双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国碳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运用市场化机制推动减污降碳。今年3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将达到60%以上。同时,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平稳运行,各类经营主体踊跃参与。两个市场通过碳抵消机制互补衔接,共同构成我国完整的碳市场体系,实现对减排主体的全覆盖。
加快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调整优化,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中国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中国还是全球“增绿”最快最多的国家,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色面积。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深入探索构建安全、系统、高效、智能新型能源体系,投资建设世界首个300兆瓦压气储能项目“能储一号”湖北应城压气储能电站。中核集团立足自主技术优势,面向全球核电客户,推出中国核电技术服务品牌“八方核护”,涵盖从核电项目初期的生产准备到长期运行中的技术支持、专项维修、专业培训,再到核电调试、运行支持、核电大修、核电信息化解决方案等8个环节,为核电站安全高效经济运行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保障和增值服务。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生产体系,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2024年,贵州磷化煤炭消费占比同比下降5.40%,生物质燃料消费量增长83.49%。为进一步挖掘碳减排潜力,贵州磷化集团深入开展碳诊断工作,制定针对性减排措施,有序开发各类磷石膏高值化利用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探索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路径。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构建起“风险地质勘探—矿山无废开采—冶炼清洁生产—‘三废’循环利用—稀贵金属综合回收—产品精深加工”全产业链模式,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绿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最终目标。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环保理念融入产品设计、开发、建设及运营全过程,构建绿色建筑设计体系和健康建筑体系,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系统性打造绿色健康的生态空间。2024年,累计落地超低能耗项目111万平方米、近零能耗建筑项目41万平方米。海尔卡奥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依托“线上平台+线下场景”,构建起覆盖全链条能源管理体系。以海尔中德园区为例,通过余热回收、分布式光伏等20余项技术改造,能源利用率提升30%以上。其智慧能源平台将碳足迹追踪、碳交易匹配等功能集成于数字化系统,推动园区绿电100%本地消纳。
总结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2025年,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将进一步深化,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更多绿色低碳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绿色低碳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