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食品行业分析报告 >> 2025年代餐投资分析:市场规模超1600亿,年均增速30%

2025年代餐投资分析:市场规模超1600亿,年均增速30%

2025-04-28 16:20:3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国家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和消费者需求增长的双重推动下,轻食产业正在快速扩张。轻食沙拉、代餐奶昔、低碳水主食、复合果蔬汁、预制轻食菜品等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主流。2023年,国内代餐轻食市场规模已超过1600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年均增速将达30%。这一趋势吸引了众多品牌入局,传统餐饮企业纷纷跨界轻食赛道,新晋品牌则加速产品创新,以期在千亿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然而,轻食、代餐行业仍面临缺乏强制性统一标准、品控问题频发等挑战,亟需行业规范与完善。

  一、代餐市场加速扩容,轻食概念泛化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代餐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与传统代餐粉、代餐饼干、果蔬汁、沙拉等产品相比,如今的轻食概念逐渐泛化。轻食不再特指某种食物,而是涵盖具有均衡、健康、简单属性的各类食品与饮食方式,范围扩大到乳制品、新鲜果蔬、调味品、营养膳食补充剂、现制饮品、休闲零食、堂食餐饮、预制轻食菜品、外卖轻食等。

  近年来,轻食属性产品热度持续走高,高蛋白、低糖、低盐、低脂食品需求增长显著。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3年,国内无糖及低糖食品市场规模从5525.7亿元增至6796.3亿元,预计2027年达到9040.4亿元;零脂及低脂食品市场规模从2439.1亿元增至2823.1亿元,预计2027年达到3748.8亿元;高蛋白食品市场规模从1044.8亿元增至1845.4亿元,预计2027年达到2701.1亿元。

  二、代餐消费群体年轻化,政策与需求双驱动

  轻食消费者主要集中在年轻、高学历、高收入群体。其中,80后、90后消费者占比超过70%,他们注重生活品质,追求健康与时尚。女性消费者略多于男性,占比约55%。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消费者对轻食的接受度更高。

  政策方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引导合理膳食,到2030年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0%,超重、肥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等目标。2025年3月,国家卫健委主任表示将实施“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并发布《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为消费者提供科学减肥指导。

  需求方面,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提升,更加注重选择健康的食品饮料。数据显示,分别有42%和50%的消费者会选择减少饮食中的脂肪和糖分含量,65%的消费者会为了健康而选择天然食品,57%的消费者会为了消化健康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44%的消费者愿意选择营养且便宜的食品。

  三、代餐投融资活跃,品牌创新加速

  在政策与需求的双重推动下,轻食行业新品牌陆续涌现。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新成立的轻食相关企业数量分别为3690个、4248个、4573个。与此同时,传统食品品牌也通过引入新技术升级产品工艺、调整配方。

  不断增长的行业数据令轻食品牌获得资本关注。2023年,我国轻食行业资本市场逐渐升温,相关投资事件有3起,已披露投资金额为1.06亿元。以全麦烘焙为核心的品牌,2019年获得天使轮融资,此后又拿到A轮和A+轮融资;瘦身减肥解决方案提供商,2011年至2021年完成6轮融资,其中D轮融资金额达到20亿元;轻食品牌,2020年至2023年拿到5轮融资,其中B轮融资金额达到亿元规模。

  四、代餐餐饮创新突围,本土化趋势明显

  中国轻食餐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2年。目前,较为知名的轻食品牌门店数量大多不超过百家,一些品牌的门店数量仅为个位数。曾经的网红轻食品牌如今几乎销声匿迹,暴露出初代轻食沙拉品牌在中国的“水土不服”。

  2024年,中国轻食沙拉市场规模达到141.8亿元,同比增长18.7%,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到165.8亿元。然而,轻食口味不佳、价格偏贵、复购率低等“瓶颈问题”亟需解决。从品类存活率来看,轻食餐饮企业2023年闭店率为27.0%,高于餐饮行业平均值22.6%,属于“高危品类”。

  市场竞争激烈和消费需求升级,迫使轻食餐饮品牌不断创新,打造出更符合本土需求的“新式轻食”。例如,一些品牌在轻食中加入谷物饭、黑豆酱、辣白菜等中式特色口味,更易被消费者接受。同时,许多轻食餐饮企业以“暖”为关键词,对食材进行熟制处理,并推荐消费者加热食用。

  五、代餐标准缺失,品控问题频发

  口味单一、价格较高、统一标准缺失,被认为是轻食市场当前面临的几大问题。不同种类的轻食、代餐产品执行标准不一,各品牌对于产品的实际“功效”处于自说自话状态,消费者缺乏判断产品优劣的权威依据。

  例如,主打补充果蔬概念的“液体沙拉”产品,有的执行《果蔬汁类及其饮料》标准,有的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低碳面包产品,有的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糕点、面包》,有的执行《糕点通则》,还有的执行《面包质量通则》;代餐奶昔领域,有的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冲调谷物制品》,有的执行《固体饮料》标准,还有的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运动营养食品通则》。

  由于缺乏统一的强制性标准,许多轻食类产品一味强调低脂肪、低碳水、低热量等卖点,易对消费者合理均衡膳食形成误导。例如,一些“液体沙拉”产品宣称补充每日所需蔬菜,实际仅指膳食纤维含量。还有一些魔芋蛋糕、魔芋面等产品强调低卡、低脂、低碳水,但蛋白质含量偏低。

  六、代餐品控问题频发,行业规范亟需完善

  除缺乏统一标准外,轻食代餐产品品控问题也时有发生。很多餐饮品牌的能量碗和沙拉打出“暖食”概念,但食材依旧生冷,较传统餐饮存在更多污染风险。例如,轻食使用较多的三文鱼,由于环境和养殖条件不同,有的三文鱼经检测发现有异尖线虫等。

  营养成分宣传得天花乱坠,实际检测值却与标示值存在差距,这样的营养素虚标问题在代餐产品中并不少见。2020年7月,某地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的轻食代餐粉比较试验报告显示,部分样品营养指标的实际检测值与标签标示值不符。

  一些原料添加太多,也会引发问题。例如,某现制酸奶品牌因每杯含5000亿活性益生菌,并添加了至少40克的膳食纤维,导致部分消费者饮用后出现肠胃不适,甚至因肠胃炎住院。

  总结

  轻食代餐市场在政策引导和消费者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然而,行业仍面临标准缺失、品控问题频发等挑战。未来,随着行业规范的逐步完善和品牌创新的持续推进,轻食代餐市场有望迎来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更多代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代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