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提升机是矿山运输的核心枢纽,承载着连接井下与地面的重任,其性能优劣直接关乎矿山生产的效率与安全。随着矿业不断向深部、智能化发展,2025年矿井提升机行业迎来新挑战与机遇,而材料革新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其中钛材在矿井提升机领域的应用潜力备受瞩目。
目前,我国众多矿山使用的矿井提升机容器,如箕斗和罐笼,多以普通碳素钢及少量合金结构钢为制造材料。这些材料存在明显弊端,其较大的比重导致整机设备笨重,以某矿主井使用的 TMT2.25×4 多绳提升机的箕斗为例,装载量 8t,自身重量却高达 5.212t,容器重量占据提升总重量一半以上。同时,普通碳素钢和合金结构钢抗腐蚀能力弱,致使设备使用寿命较短。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矿井提升机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矿井提升机从设计开发到形成系列产品,虽在局部结构如调绳系统和主导轮系统有改进,但在减轻机重、降低能耗等关键方面长期未有重大突破,难以满足现代矿山向大型化、轻量化和安全化发展的需求,这促使行业积极探寻新的选材方向。
材料工业的进步是推动机械产品升级的重要基石。近百年来,工业产品材料从碳素钢逐步发展至低合金钢,再到具备特殊性能的高合金钢和合金材料,有力推动机械产品朝着高精尖方向迈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矿井提升机在选材方面也拥有了更大的探索空间。
以某矿主井提升箕斗为例,若运距为 250m,经测算,容器自重每减少 1t,总机重将减少近 3t,电机容量和耗电量随之降低,制动安全性得以提升。可见,在结构改进潜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优化材料来减轻容器重量,是提升矿井提升机性能的关键突破口。
对于矿井提升机容器的选材,需满足高强度、强抗腐蚀能力和良好耐磨性等要求。在众多金属材料中,钛材脱颖而出,成为理想选择。
从机械性能分析,钛的强度可与高强度钢相媲美,能适应高温和低温环境,且比重仅为 4.5t/m³,约为普通钢材 7.8t/m³ 比重的 57%。若将矿井提升机容器的碳钢材料替换为钛材,重量可减少 43%。如前文所述的箕斗,全部采用钛材后,重量将减轻 3.53t,整机重量减轻近 8.5t。
在强度方面,钛材具备高冲击韧性,能承受高压和振动,契合矿井提升机的工作需求。而铝合金虽重量轻,但强度远不及钛材,仅为铁材强度的一定比例,难以满足金属矿山箕斗提升的强度要求,不过在非金属矿山箕斗提升或罐笼提升的部分部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部分替代。
钛材的抗腐蚀性能尤为突出。通过实验,将相同大小、形状的钛板和碳钢板置于井下相同提升系统环境中,三年后,钛板无腐蚀,碳钢板出现明显腐蚀,由此测算出碳钢的腐蚀速度,按我国目前箕斗制作厚度和腐蚀率报废标准,碳钢制作的箕斗平均寿命较短。此外,钛在食盐饱和溶液、盐酸、烧碱和硝酸等环境中均表现出优异的抗腐蚀能力,其在空气中瞬间氧化形成的致密 TiO₂薄膜,有效阻止进一步腐蚀。不过需注意,当钛材表面含铁时,铁会生锈影响其抗腐蚀能力,所以实际应用中更倾向使用低铁系列的纯钛。
从经济角度考量,以特定提升箕斗为例,碳钢箕斗按现有价格计算,寿命较短;钛材箕斗虽价格较高,但抗腐蚀寿命可达数年。将钛材箕斗一个寿命周期的成本与碳钢箕斗对比,可发现钛材箕斗在一个寿命周期内,能减少投资近一定金额,这还未包括因运动质量减少带来的电机容量降低和耗电量减少所节省的成本。随着我国钛提取技术提升,生产成本将不断下降,大规模生产成为趋势。从长远经济效益来看,钛材在矿井提升机容器制造领域极具应用价值,若能在全国矿山行业推广,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025年,矿井提升机行业正处于变革关键期。当前设备选材的局限推动着行业寻求突破,材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钛材凭借自身优异性能和经济可行性,为矿井提升机的升级换代带来新方向。尽管目前钛材应用受成本等因素制约,但随着技术进步,钛材有望在矿井提升机领域广泛应用,助力行业朝着更高效、更安全、更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开启设备革新的新篇章。
更多矿井提升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矿井提升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