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 “十四五” 规划的指引下,照明行业正处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期。科技创新作为推动行业进步的核心动力,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照明行业既面临着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也迎来了技术革新赋予的机遇。深入剖析照明行业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对于准确把握 2025 年照明行业趋势、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当下,照明行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行业各方共同努力,探索前行。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照明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受 3 年疫情的冲击,照明行业发展面临不小的压力。2022 年,照明行业销售额约 6390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6.02%;出口总额 627.08 亿美元,同比下降 4.22%,均低于全国工业和轻工业的相关数据。规上企业营收 3883.03 亿元,同比下降 3.86%,利润总额 211.6 亿元,同比虽仅下降 0.46%,但低于轻工业 9 个百分点 。
近年来,照明行业产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2022 年全国电光源累计产量近 350 亿只,同比下降超 17%,而灯具及相关产品出口总额约 464 亿美元,约占全部照明产品出口总额的 74%,同比下降约 6%。灯具及相关产品与电光源及相关产品的出口额比例从 2012 年的 1.8∶1 提升到 2022 年的 5.1∶1。这表明照明行业在完成从传统照明向 LED 照明的转型后,正加速向绿色、智能、健康方向跨界融合发展。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绿色低碳政策的推动下,光伏产品市场需求增长;消费者对居住环境健康舒适的关注度提升,定制化智能照明市场需求增大;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扶持,也促进了植物照明产品的市场需求。照明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在细分领域加大投入,努力提振内销市场。
照明行业企业越来越重视科研投入,2022 年度,照明行业竞争力 20 强企业的研发投入达 4.4%,在轻工科技百强企业中,照明行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 4.47%,研发强度位居轻工行业第二。不断增加的科研投入为行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行业内科研机构数量持续增加,上中下游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23 家。众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下游企业通过 “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 等科研平台,开展协同创新,建立了企业研究院、技术研发平台和产品研发平台等部门,完善了产品开发和技术预研体系,推动产品向高端化、个性化和定制化发展。
照明行业科技从业人员队伍基本稳定,核心企业科技研发人员占总员工数量比例、从业人员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几乎持平。行业积极开展人才规划,通过联合专业院校、研究所等机构,建立联合人才培养计划和科研合作团队,并开展技术交流活动,促进了人才成长和科研成果的推进。
照明行业在科研成果方面成绩显著,专利申请维持在较高水平。2022 年,行业科技成果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5 项,在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评审中,照明领域有 7 件相关专利上榜,其中,国星光电的发明专利荣获中国专利金奖。
尽管照明行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从 2022 - 2023CLITI 创新产品的情况来看,虽然产品创新方向较为全面,涵盖健康、智能、绿色等多个方面,但创新点不够清晰,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程度不均衡。新材料在创新要点中的占比仅为 8%,而照明成品在产品结构中的占比为 30%,元器件 / 原材料占比相对较低。
照明行业在向跨界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协同性不足。在全产业链方面,我国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先进基础工艺等基础能力薄弱,部分高端原材料、关键设备依赖进口,产业链上下游供需途径不畅;在产业与学术方面,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有待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升;在应用层面,照明行业与其他行业在技术上的互联互通、融合发展还需进一步推进。
标准对于照明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但当前照明行业现有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速度不够快。在现行的照明行业国家标准中,传统照明产品相关标准占比较高,LED 相关标准占比不足一半,智能化、绿色低碳等方面的标准更少。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团体标准的实效性和灵活性优势,加快科技成果向标准的转化。
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企业跨界融合,推动家居产业协同联动、融合互通、智能互联。照明行业作为家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朝着产业融合、智能发展的方向前进。通过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开发出更多智能化的照明产品,满足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需求。
在绿色低碳成为全球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照明行业也将积极响应政策要求。《照明设备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实施指南 (2023 年版)》等文件的发布,为照明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指导。未来,照明行业将加大绿色低碳照明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优质产品的供给能力,推动城市照明节能改造,规范废旧照明设备的回收处理。
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围绕绿色低碳可持续、高质量产品及应用、智能照明及系统等重点领域开展标准立项工作。照明行业趋势分析指出,完善的标准体系将为照明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促进行业内企业的规范化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增强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专业人才是照明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未来,照明行业将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打造一支既具备广泛知识又有专业深度,且富有工匠精神的高水平人才队伍。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的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推动照明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促进照明行业的高效发展。
照明行业在当前发展过程中,既面临着市场下行的压力,也有着产品结构优化、市场需求多样化等发展机遇。在科技创新方面,虽然取得了科研投入增加、成果增多等成绩,但也存在创新不均衡、协同性不足、成果转化标准速度慢等问题。展望 2025 年,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照明行业有望在产业融合、绿色低碳、标准完善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市场规模也有望突破 7000 亿元。行业内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照明行业迈向新的高度。
更多照明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照明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