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多晶硅期货市场呈现显著分化态势。近期主力合约价格强势上行,但远月表现疲软,反映出市场对近端交割货源短缺的担忧与远期供应过剩预期的双重矛盾。本文基于产业基本面和金融属性展开分析,揭示多晶硅产业链核心变量及未来走势逻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多晶硅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本周多晶硅期货延续前日涨势,主力06合约盘中涨幅超6%,而远月合约跟涨动力不足。这种强弱分化的直接诱因是注册仓单量异常偏低——截至5月8日仅20手有效仓单,与当前近7万手持仓形成极端虚实比(约3,500:1)。交割资源短缺引发市场对近端合约的抢筹行为,短期价格博弈或持续推升多晶硅期货溢价。
当前产业格局下,头部企业产能占比超70%,但多数已陷入现金成本亏损区间。在盘面价格低于现货的情况下,企业缺乏亏本生产交割品的意愿,导致仓单补充动力不足。这种供需错配形成近月合约底部支撑,预计在持仓量未显著下降或仓单显著增加前,多晶硅期货06合约将维持强势。
从基本面看,下游市场需求持续萎靡。硅片企业为争夺订单频繁让利,低价成交案例增多,终端光伏装机进度放缓导致采购趋于保守。截至当前统计周期,国内多晶硅现货价格虽维持弱稳,但订单量环比收缩约15%,市场交投陷入僵持状态。这种需求端疲软与产能过剩预期,将持续压制远月合约表现。
中长期视角下,若头部企业维持当前开工率,至2025年全球多晶硅产能或将突破300万吨/年。但考虑到政策端可能出台的行业限产措施及新能源基建考核要求,实际产量释放节奏存在变数。短期内正向套利机会仍存,核心风险点在于:1)企业主动减产应对亏损 2)光伏装机补贴或强制配额政策落地 3)海外需求超预期复苏。
综上所述,多晶硅市场正处于供需矛盾的临界点。近月合约受交割压力支撑维持强势,而远期价格则面临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制。产业集中度高企背景下,头部企业的生产决策将深刻影响市场价格走势,政策面变量或将成为打破僵局的关键因素。投资者需密切关注仓单变化及下游采购动态,在结构性分化行情中把握套利机会。
更多多晶硅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多晶硅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