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松香行业政策调控力度加大,市场经营环境正经历系统性优化。2025年相关监管政策持续发力,通过强化出口资质审核与海关查验机制,推动松香出口贸易结构向规范化、合理化方向发展。从具体贸易数据看,政策实施成效已在出口产品结构、价格体系及经营主体分布等维度逐步显现,行业整体呈现出秩序趋稳、附加值提升的积极态势。
在政策引导与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下,松香出口产品结构呈现明显优化趋势。2025年1-4月,《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松香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松香出口量达 7065 吨,歧化松香出口量为 2756 吨,分别占松香及相关产品出口总量的 63.8% 和 25.1%。对比历史数据,2024年全年松香出口占比仅为 28.7%,而歧化松香占比高达 30.9%。这一变化表明,政策对松香出口秩序的规范作用显著,核心品类在出口结构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反映出市场对传统松香产品的需求稳定性增强,行业正逐步摆脱以往过度依赖深加工产品的格局。
歧化松香作为松香深加工的重要品类,其价格体系的合理性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指标。2025 年 1-4 月,歧化松香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 826 美元,松香出口价格为每吨 624 美元,二者价差扩大至 202 美元,较 2024 年全年 124 美元的价差显著提升,接近行业合理利润区间(加工成本约 100 美元 / 吨,合理溢价 250-300 美元 / 吨)。与此同时,低值歧化松香出口规模明显收缩,1-4 月出口价格低于 700 美元 / 吨的歧化松香仅 135 吨,占该品类出口总量的 4.9%,较 2024 年 16.4% 的占比下降超 10 个百分点。价格体系的优化不仅体现了市场竞争秩序的改善,也为企业加大技术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提供了空间。
政策对出口资质的严格审核,直接推动了歧化松香经营主体的结构性调整。2025 年 1-4 月,某关区从事歧化松香出口的经营单位减少至 3 家,较 2024 年的 8 家下降 62.5%,且现存主体均为具备生产能力的实体企业,其中两家为自主生产型企业。这一变化表明,行业正逐步淘汰缺乏实业支撑的贸易型企业,经营主体向具备全产业链能力的生产企业集中,专业化、规模化经营特征日益显著。主体结构的优化有助于减少违规操作,提升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为松香深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025年松香行业政策通过强化出口监管与市场引导,有效规范了出口经营秩序。从数据看,松香核心品类出口占比提升、歧化松香价格回归合理区间、经营主体专业化程度提高等积极变化,共同勾勒出行业转型升级的清晰脉络。尽管深加工产品出口规模同比增长3倍(部分源于新增产能释放),但政策对低价竞销、逃证出口等乱象的遏制,已为行业营造了更健康的竞争环境。未来,随着技术创新的推进与行业协同机制的完善,松香产业有望在保持传统出口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扩大高附加值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 的跨越。
更多松香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松香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