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艾草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从2021年的6.98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9.12亿元,且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135亿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健康养生需求的推动、政策支持以及中医药文化的全球复兴,以下是2025年艾草市场规模分析。
《2025-2030年中国艾草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指出,蕲艾科技集团投资15.8亿元建设产业发展示范园,产品涵盖艾绒艾柱、敷贴、灸具等六大类近300款,市场份额超80%。政府通过“一年提升、两年倍增、三年突破、八年跨越”战略,推动蕲艾产业向400亿元(2025年)、千亿级(2030年)目标迈进。
南阳市以“南阳艾”为核心,构建全国最大的艾草种植与加工基地。全市艾草种植面积近30万亩,原料产量占全国85%,艾制品占全国市场份额70%以上。2024年综合产值超150亿元,拥有近2000家艾草相关企业,其中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大型企业4家、出口企业18家。当地企业通过开发无烟艾草产品、艾灸机器人等创新产品,推动自主品牌占比提升至70%,线上日均订单达两三万单,电商渠道贡献显著。
除两大核心产区外,山东、上海、北京、广东、天津等省市凭借艾灸普及率高、消费能力强,成为区域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例如,山东企业通过技术输出拓展全国市场;上海、北京的高端艾灸馆需求旺盛,推动服务品质升级;广东、天津则依托跨境电商平台扩大出口。这些区域通过差异化定位,与核心产区形成互补。
目前,市场上艾草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质量监管机制。这可能导致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采用劣质原材料或简化生产工艺,损害消费者利益。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也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市场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天然草药和传统医药的需求不断增加。艾草作为一种传统草药,在中医药理论中具有温经散寒、活血祛湿等功效,因此在健康保健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在健康消费升级及老龄化需求增长的背景下,艾草市场规模得以持续扩大。艾草市场前景分析指出,艾草产品如艾茶、艾皂、艾绒、艾条、精油、艾灸贴等市场需求大幅攀升,推动了艾草行业的快速发展。
政府对中医药产业的支持政策不断出台,为艾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支持艾草标准化种植,2025年国家将新增10个艾草GAP认证基地。此外,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如南阳设立“艾草产业基金”规模5亿元,支持企业技改。这些政策涵盖了艾草种植、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为艾草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中医药文化的全球复兴,艾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艾草作为一种承载着中医药文化的符号,其国际影响力逐渐扩大。通过加强国际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艾草产业有望实现更大的发展。例如,艾草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展会,拓宽销售渠道,增强品牌知名度;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线上销售,扩大市场覆盖面。
综合来看,艾草企业应密切关注国家与地方政策动态,积极争取种植补贴、税收优惠等支持。例如,参与国家道地药材目录申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利用跨境电商平台扩大出口,抢占国际市场份额。
更多艾草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艾草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