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消费升级与健康生活理念的普及,空气循环扇作为兼具高效通风与智能体验的创新品类,正迎来快速发展期。2022 年 “618” 期间,空气循环扇销售额、销量同比分别增长 34.3% 和 43.6%,头部品牌艾美特单品牌销售额突破 2.8 亿元,市场潜力显著。在电风扇新能效标准实施与消费需求升级的双重驱动下,行业正加速向高品质、智能化方向转型,预计到 2025 年,空气循环扇市场规模将以年均超 30% 的增速扩张,成为家电行业的重要增长点。
1.1 消费痛点催生品类崛起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空气循环扇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传统电风扇因送风距离短、风感生硬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家居对空气流通的需求。空气循环扇通过加长风道、大倾角扇叶、直流电机等技术组合,实现最远 20 米送风距离和 3D 立体摆头,可在 30 分钟内使室内空气循环效率提升 40% 以上。此外,产品融合消毒杀菌、除甲醛、智能温控等功能,契合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健康家居环境的追求,推动其从边缘品类跃升为电风扇行业第二大细分市场。
1.2 技术迭代推动产品升级
与传统交流电机驱动的电风扇不同,空气循环扇普遍采用直流变频技术,能耗降低 50% 以上,且噪音可控制在 40 分贝以下。外观设计上,简约圆柱形机身占比超 60%,占地面积较传统落地扇减少 30%,更适配小户型空间。头部品牌还推出搭载 AI 温控芯片的智能机型,可根据环境温度自动调节风速,用户满意度较基础款提升 25%。
2.1 头部品牌占据市场主流
艾美特、格力、美的三大品牌占据空气循环扇市场 60% 的份额,其中艾美特以 30% 的市占率位居第一。2022 年 “618” 期间,艾美特天鹅系列销售额突破 6000 万元,格力塔扇类目销售额同比增长 181%,美的 “星空系列” 进入销量前十。头部企业通过专利布局(如艾美特拥有超 200 项风扇相关专利)和供应链整合,建立技术与成本壁垒。
2.2 低端市场乱象亟待规范
市场中 40% 的份额由中小品牌占据,部分产品存在虚标风量、能效不达标等问题。例如,某低价机型标注送风距离 15 米,但实际测试仅 8 米,且噪音超标 10 分贝。低价竞争导致行业平均毛利率降至 25%,低于头部品牌 40% 的水平,制约了技术创新投入。
3.1 新能效标准加速行业洗牌
2021 年发布的 GB 12021.9-2021《电风扇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首次将直流产品纳入考核,要求 2022 年 11 月起实施。标准实施后,采用交流电机的低效产品将被淘汰,预计市场份额下降 15%-20%,而直流变频空气循环扇的渗透率将从 2022 年的 35% 提升至 2025 年的 65%,带动行业平均能效提升 30%。
3.2 团体标准与国标协同推进
2021 年发布的 T/CAS502-2021 团体标准首次明确空气循环扇的性能评价指标,如风量、送风距离、噪音等。正在立项的国家标准将进一步规范风感舒适度、智能控制等参数,要求 2025 年前完成制定。标准化进程将推动头部品牌市场份额提升至 70% 以上,中小企业面临整合压力。
4.1 技术智能化与功能多元化
未来空气循环扇将集成更多智能技术,如通过激光雷达实现自动避障,通过物联网接入智能家居系统,用户可远程设定循环模式。功能上,冷暖两用机型(制热功率≤1500W)、加湿净化一体机型(CADR 值≥200m³/h)等跨界产品将成为研发重点,预计 2025 年多功能机型占比达 40%。
4.2 市场下沉与场景延伸
空气循环扇市场现状分析指出,目前空气循环扇在三线及以下城市渗透率不足 20%,低于一线城市 45% 的水平。随着电商渠道下沉和乡镇市场消费升级,下沉市场年增速有望达 40%。此外,商用场景(如办公室、餐厅、温室大棚)的应用拓展将带来新增量,预计 2025 年商用市场份额占比从当前的 5% 提升至 15%。
空气循环扇行业正从 “野蛮生长” 迈向 “标准驱动” 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新能效标准与性能规范的实施,将淘汰 15%-20% 的低效产能,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如直流变频、智能控制)和场景拓展(商用、下沉市场),有望在 2025 年实现市场规模翻倍。对于消费者而言,标准化带来的品质提升与功能创新,将使空气循环扇成为改善室内环境的核心家电之一,行业长期发展前景广阔。未来纺织行业中竹原纤维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更多空气循环扇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空气循环扇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