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注:本篇分析基于截至2025年6月4日的国内炼焦煤行业最新动态)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炼焦煤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指出,在宏观经济承压背景下,炼焦煤市场正经历结构性调整。期货价格波动、政策传闻扰动与现货成交低迷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产业链上下游博弈加剧。本文聚焦当前炼焦煤供需矛盾、价格传导机制及安全月对供应端的影响,结合数据揭示行业短期风险与潜在机遇。
6月4日,焦煤期货单日飙涨7.19%,主因“蒙煤征收20%资源税”等小道消息引发供应端担忧。然而该传言已被证伪,凸显市场对政策敏感度提升。尽管期货价格剧烈波动,但现货市场未见显著提振效应:炼焦煤供强需弱格局持续,下游焦企采购停滞、中间环节观望情绪浓厚,成交氛围低迷。
截至6月4日,主产地138家样本煤矿数据显示:
区域表现差异显著:某内蒙古煤矿库存增至7.8万吨,山西、山东等地煤矿降价后出货仍不畅,被迫累库。价格方面,本周60家煤矿平均降幅51元/吨,仅1家小幅提涨5元/吨,反映企业主动去库存压力陡增。
当前炼焦煤价格持续承压:
焦炭第三轮降价已拉开序幕(6月6日执行),河北地区湿熄焦价格单次降幅达50-70元/吨。受此拖累,炼焦煤采购端观望情绪进一步强化,形成“钢价跌→焦企限产→原料压价”的负反馈循环。
6月进入全国安全生产月,主产区煤矿可能面临更严格的安全检查与产能调控。若供应端减量超预期(如停产或检修比例扩大),或将缓解当前供过于求的局面。目前样本监测显示:20家主产矿中仅3家降价、5家停产,多数维持稳价策略,政策弹性空间值得持续跟踪。
总结
截至2025年6月5日,炼焦煤市场仍处供需失衡阶段,期货情绪扰动难改现货弱势。短期看,焦炭价格下行压力将压制原料采购需求,企业库存去化需更长时间窗口;长期而言,安全生产政策或成为供应端变量,叠加季节性需求回暖预期(如基建旺季),行业拐点可能于三季度显现。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主产地限产执行力度及终端钢材消费复苏节奏,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把握结构性机会。
(注:本文数据截至2025年6月4日,后续政策与市场变化可能导致分析结论调整)
更多炼焦煤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炼焦煤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