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元件。新能源领域成为互感器市场最大增量市场,风电与光伏电站配套互感器需求年均增速达18.3%,以下是2025年互感器市场前景分析。
《2025-2030年中国互感器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指出,全球互感器市场规模正不断扩大。2022年全球电压互感器市场规模约为25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35亿美元左右,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4.2%。2023年全球电流互感器市场规模约为94亿美元,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
北美和欧洲市场在全球互感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而亚太地区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和东南亚地区在内的市场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以中国为例,作为全球最大的互感器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对全球互感器市场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互感器市场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2022年中国互感器市场规模已达到36.92亿元,并且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和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预计这一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华东地区:华东地区在中国互感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2023年华东地区互感器生产企业数量占全国比重的46.6%,2025年市场份额预计为38%,到2030年微降至35%左右。这主要得益于该地区成熟的电力基础设施和活跃的新能源项目建设,对互感器的需求较大。
华北地区:2023年华北地区互感器生产企业数量占全国比重的21.3%,也是中国互感器行业的重要区域之一。
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市场份额将从2025年的25%提升至2030年的30%,增长动力来自国家电网在该区域的持续投入和新能源基地建设。例如,随着西部地区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的不断增加,对互感器的需求也在逐步上升。
华南地区:受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动,华南地区互感器需求增速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复合增长率达到10%。
我国互感器产量从2015年的1.39亿个增长至2023年的3.43亿个,期间CAGR为12%。这表明中国互感器行业的生产能力在不断提高,能够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从供给侧看,行业产能呈现结构化升级趋势。2025年高压互感器占比将突破65%,其中数字化互感器渗透率从当前的32%提升至2030年的58%,主要受益于国家电网“双碳”目标下对设备智能化改造的刚性需求,同时国产化进程加快推动本土企业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71%升至2025年的83%。
目前,中国互感器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但在高端产品领域仍存在一定的供给缺口。头部企业如许继电气、南瑞继保的智能化产品订单占比已超60%,而中小型企业仍以传统电磁式互感器为主,这种结构性矛盾导致市场价格分层加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发展,预计未来中国互感器市场的供需关系将更加合理,高端产品的供给能力将不断提高。
头部企业通过垂直整合提升议价能力,前5大厂商市占率将从2022年的41%集中至2030年的57%,其中技术领先企业将获得溢价空间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1.8倍。例如,许继电气、南瑞继保等企业正在苏州、武汉建设数字化工厂,单条产线产能提升40%的同时将产品不良率控制在0.3‰以下。
中小企业则通过专精特新路线在轨道交通专用互感器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2024年该细分市场增长率达18.9%。中小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专注于细分领域,开发具有特色的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华东与华北地区是中国互感器行业的主要竞争区域,这两个地区的企业数量众多,竞争激烈。企业之间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展开竞争,推动了行业的发展。随着中西部地区新能源基地建设的推进,当地互感器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也吸引了部分企业进入该地区市场。中西部地区的竞争相对较弱,但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智能电力装备产业发展指南》明确提出2027年前完成存量互感器智能化替换50%的目标,这将直接拉动年均80亿元的更新市场需求。《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将电压互感器纳入首台套保险补偿范围,预计2025年可带动相关采购量增长12%以上。政策的支持为互感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互感器市场前景分析指出,东南亚和非洲电网建设将贡献35%的外需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将为中国互感器企业创造约80亿元的出口机会,到2030年出口占比有望从目前的15%提升至22%。新兴市场的发展为中国互感器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组合式光学电子互感器(COET)将成为研发重点,其精度可达0.2S级且抗电磁干扰能力提升3倍,2028年有望实现规模化商用。基于氮化铝压电材料的无源无线互感器有望在2028年实现工程化应用,届时将重构30%以上的存量市场。技术创新将推动互感器行业的产品升级和产业转型,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总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容量的持续增加,新能源发电站对互感器的需求也将大幅增长。特别是在海上风电和大型光伏电站项目中,对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互感器需求尤为迫切。
更多互感器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互感器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