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金属钴,作为一种在现代工业中具有关键地位的金属,其身影广泛出现在电池材料、高温合金、硬质合金等多个重要领域。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钴作为三元锂电池的核心材料,其重要性愈发凸显。2025年,金属钴行业在全球经济格局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呈现出一系列独特的发展态势,从储量分布到市场供需,再到价格走势,都备受各界关注。以下是2025年金属钴行业概况分析。
中国高温合金产量虽有所下滑,但磁性材料领域对钴的需求却持续旺盛。据《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金属钴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分析,该年度中国金属钴消费量预计将达到近1.2万吨,较上年增长3.45%。在消费结构中,磁性材料用钴占据约46%的份额,而高温合金用钴则占比约41%。现从三大方面来分析2025年金属钴行业概况。
刚果(金)在全球金属钴的储量和产量方面占据着无可比拟的地位。其储量高达600万公吨,约占全球总储量的54.5%。在产量上,2024年刚果(金)的钴产量占全球的比例更是达到了75.6%。如此高的占比,使其成为全球金属钴市场的绝对主导者。例如,其丰富的铜钴矿资源,为钴的开采和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大量的钴矿开采不仅满足了国内部分需求,更是大量出口到全球各地,对全球金属钴的供应格局产生着深远影响。4月电解钴企业产能开工率在60.66%;钴粉企业产能开工率在67.92%;硫酸钴企业产能开工率在51.22%;氯化钴企业产能开工率在67.38%;四氧化三钴企业产能开工率在76.76%。
澳大利亚拥有 170 万公吨的钴储量,占全球约 15.5%,是全球第二大钴储量国。然而,与丰富的储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产量仅占全球约 2%。这主要是由于澳大利亚的钴矿开采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如开采成本较高、部分矿区地理位置偏远导致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等。尽管如此,澳大利亚潜在的钴矿开发价值依然不容忽视,随着开采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未来其在全球钴产量中的占比可能会有所提升。
印度尼西亚的钴储量为 64 万公吨,近年来其钴产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24 年,印尼的钴产量达 3.2 万吨,占比在全球市场中逐渐提升。预计到 2030 年,其产量占比有望达到 16%。印尼钴产量的增长得益于其镍钴伴生矿的开发,以及政府对相关产业的政策支持。众多企业加大在印尼的投资,建设钴冶炼项目,使得印尼在全球金属钴供应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动力电池领域:作为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核心,金属钴在动力电池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不断攀升。根据相关数据预测,2025 年全球钴需求超 20 万吨(2023 年约 15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 8% 以上。其中,高镍低钴的三元电池技术路线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单位电池的钴用量,但由于新能源汽车整体产量的大幅增加,钴的总体需求量仍在上升。例如,NCM811 钴用量比 NCM523 少 50%,但市场上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超钴用量的减少幅度。
高温合金领域:在航空航天、军工等高端制造业中,高温合金对金属钴有着不可或缺的需求。钴能够提高高温合金的强度、抗氧化性和抗热疲劳性能,使其广泛应用于发动机叶片等关键部件。随着全球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对高性能发动机的需求增加,进而带动了高温合金领域对钴的需求稳步增长。
硬质合金领域:硬质合金常被用于切削工具、耐磨材料等产品的制造,金属钴在其中起到粘结剂的作用,能够提升硬质合金的韧性和耐磨性。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升级,对高质量硬质合金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从而推动了金属钴在该领域的需求。
刚果(金)的主导与风险:刚果(金)作为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国,其产量对全球市场供应至关重要。然而,2025 年 2 月 24 日,刚果(金)宣布暂停钴出口四个月,这一政策直接影响全球 76% 的钴供应,约减少 7.3 万吨的供应量。此次出口禁令打破了全球钴供需的平衡,引发了市场对钴供应短缺的强烈担忧。此外,刚果(金)国内的政治局势、基础设施状况以及矿业政策的稳定性等因素,也都给钴的生产和出口带来了不确定性,加剧了全球金属钴供应的风险。
印尼产能的释放:如前文所述,印尼近年来钴产量增长迅速。2025 年,印尼的镍钴湿法冶炼产能进一步释放,虽然目前其产量占全球比例相对刚果(金)较小,但随着多个项目的逐步投产和产能提升,印尼将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全球钴的供应,缓解因刚果(金)政策变动带来的供应压力。不过,印尼钴产能的完全释放仍需时间,且其钴提取成本相对较高,在全球市场竞争中面临一定挑战。
再生钴的发展潜力: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资源回收技术的进步,再生钴在金属钴供应中的地位逐渐提升。目前,再生钴在全球钴供应中的占比约为 5%,预计到 2030 年,这一比例有望达到 15%。从废旧电池、电子设备等产品中回收钴,不仅能够减少对原生钴矿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未来,再生钴产业有望成为全球金属钴供应的重要补充力量。
政策因素影响:刚果(金)的出口禁令无疑是 2025 年影响金属钴价格的最关键政策因素。禁令宣布后,国内电解钴价格单周涨幅超 34%,从 2 月的 14 万元 / 吨飙升至 18 万元 / 吨。若后续刚果(金)继续推行如出口配额制等限制政策,钴价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此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关于钴矿开采、冶炼的环保政策、税收政策等,也可能对金属钴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供应产生影响,进而推动价格波动。
市场供需错配:从供应端来看,刚果(金)出口禁令导致供应大幅减少,而印尼等其他地区的产能一时难以完全弥补缺口。从需求端来看,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对钴的需求持续刚性增长。这种供需错配的局面短期内推动了钴价的上涨。同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囤货、惜售等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价格的波动。例如,钴盐(硫酸钴、氯化钴)由于直接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需求刚性且库存低(仅半个月左右),价格弹性更大,在市场供需紧张时价格涨幅更为明显。
技术替代风险:磷酸铁锂电池市占率的不断提高以及固态电池、无钴电池等技术路线的发展,对金属钴的长期需求构成挑战。磷酸铁锂电池凭借其成本优势,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了较大份额,目前其市占率已超 80%。如果未来无钴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将对金属钴的需求产生较大冲击,从而抑制钴价的长期上涨空间。
全球经济与产业发展: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全球经济的复苏情况、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等都会影响金属钴的需求。若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发展可能放缓,进而减少对钴的需求,对钴价产生下行压力。反之,若新兴产业持续高速发展,钴的需求将得到有力支撑,有助于维持钴价稳定或推动其上涨。此外,全球钴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进展、再生钴产业的发展规模等供应端因素,也将在长期内影响金属钴的价格走势。
综上所述,2025年金属钴行业在储量分布上依旧呈现高度集中的态势,刚果(金)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供需方面,需求在新能源汽车等多领域的推动下持续增长,但供给端受到刚果(金)政策、印尼产能释放进度以及再生钴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价格走势上,短期受政策和供需错配影响波动剧烈,长期则受技术替代和全球经济产业发展等因素制约。金属钴行业的参与者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因素的变化,以应对市场的挑战与机遇,把握行业发展的脉搏。
更多金属钴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金属钴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