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摘要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正加速向绿色化、机械化、数字化转型。在西南地区,云南省丽江市凭借全产业链布局和科技创新,成为行业标杆。本文以最新数据为支撑,解析其产业升级路径及未来规划。
7月9日,国家马铃薯产业体系西南南片区现场考察与科技培训会在云南丽江召开,聚焦新技术推广与产业发展模式探索。数据显示,2024年丽江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6.63万亩,产值近7.1亿元,覆盖全市13万户农户、50万人口,成为农民增收的核心产业之一。会议期间,与会者实地考察了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科研创新示范基地和种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并参与专题技术培训,重点探讨机械化播种、绿色栽培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前景。
丽江已构建起涵盖良种选育—脱毒种薯繁育—标准化种植—农旅融合的完整产业链,并建立了多层次种薯繁育体系。自2008年成为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依托单位以来,当地科研团队自主培育并推广“丽薯”系列品种15个,累计获得17项科技成果奖项。其中,“丽薯6号”表现尤为突出,年推广面积达130余万亩,2023年、2025年连续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分别作为成长型和骨干型品种得到重点推荐。
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科研基地建设,在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例如,太安示范基地不仅承担了新品种(系)的试验任务,还探索农旅融合模式,推动马铃薯产业与休闲观光农业协同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丽江市马铃薯种薯年产值占比超35%,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丽江市政府提出“打造全国最干净的马铃薯种薯基地”战略,并将该产业纳入百亿级金沙江绿色农业规划。根据规划,到2030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将扩大至50万亩,年产鲜薯目标100万吨,年产值预计突破30亿元。这一目标不仅依赖于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还需加强绿色防控、数字化管理等手段的应用。
总结
丽江市通过整合科研资源、优化产业链结构及政策支持,为马铃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经验。其以种业创新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有效提升了本地品种市场竞争力,并推动了农民增收与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未来,在绿色化与数字化转型的双重驱动下,丽江有望成为全国马铃薯产业升级的典范。(数据截止至2025年7月)
更多马铃薯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马铃薯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